张角听了“张半斛”这个名字,手中的经卷掉落到地上。
“此人什么样貌?多大年岁?”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张角虽然觉得不可能有同名同姓之人,但还是想再三确认一番。
“二十岁上下的年纪,据说是名将之后。”属下说道。
张角确信了属下口中说的这人,便是自己那“死去”多年的三弟。
张角顾不上再听其他属下报告工作,一个人急匆匆回到宅子。
此时张宝正在豫州领导太平道,波才等人也都各自去其他州郡组织教众。
张角家中有个弟子,为人机灵果敢,平日里又是张角的管家,姓唐命周。
张角唤来唐周,对其说道:“我昔日有个兄弟,唤作张半斛,真实身份是名将张奂之子张梁。三年前因官军所追,生死不明,现听说并州雁门郡石门关守将是我兄弟,你替我前去确认一番。”
唐周问道:“教主为何不亲自去?”
张角说道:“江湖上想攀附于我之人甚多,只恐冒名顶替,我冀州事物缠身,不便久离。”
唐周又问:“我又如何知道此人真假?”
张角说道:“他身上有一块儿玉佩,形状特别,刻着‘张梁’二字,若有此物,便是我兄弟矣。”
唐周领诺,带了几名随从,奔并州去了。
唐周走后,张角寻思道:“若是张半斛没死,定能助我一臂之力。他习那乾坤术,谙熟兵法,想必石门关击退匈奴,也是用的此法。”
张角一想到张半斛没死,心里不禁异常开心。
但是此时此刻,连张角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因为兄弟情义而喜悦,还是因为自己的大业即将得到重要的助力而兴奋。
一切或许只有等到二人真正再次相见时才能知晓。
……
却说小麦从洛阳出发,带着北海,雇了马车,走了五六日,又搭了去边关的商队,正好往雁门郡进发。
路上商队的人,也诉说边关突然出现了一支朔北军,打得匈奴不敢侵扰边关,因此商人也能往来贸易。
小麦一路上听了并州百姓对朔北军的夸赞,竟然无比自豪起来,仿佛张半斛就是自己家的人,或者说,自己就是张半斛的人。
又走了三五日,小麦便到了雁门郡。
这日走到一处村庄,便看到一队士兵拿着兽皮和银器,与百姓换粮食。
小麦心里觉得奇怪,这腐朽朝廷的官兵,随着主子一起横征暴敛,几时能拿东西和百姓换粮食吃。
而且各州郡的军需粮食都是朝廷统一调拨,怎会自己去换粮?
小麦便借机上前,拦住一个看起来还面善的士兵。
“小哥,你们是哪里的军队?”
那士兵显得很谨慎,并没有理小麦,闪身就要走。
“你们可是张半斛的朔北军?”小麦忽然问道。
那士兵一愣,看着小麦,然后把小麦拉到一个无人角落。
“你怎知我们是朔北军,怎知我们将军姓名?”士兵问道。
小麦不禁一笑,这张半斛什么时候成将军了。
“我和你家将军是青梅竹马,快快带我去见他。”小麦说道。
士兵听了,不敢造次,急忙去报告给兵长。
兵长也不知小麦身份真假,只能先带着小麦回石门关。
小麦问道:“为何你们要换粮吃,军中没有军粮了吗?”
兵长答道:“并州刺史断了朔北军的粮草供应,石门关存粮殆尽,我等只能以许多战利品暗地里和百姓换粮。”
小麦问道:“我听闻你们抗击匈奴,为何刺史要断你们军粮?”
兵长答道:“只因朔北军乃张将军私设,刺史担心造反,故而让其解散了我等。适才士兵怕你是他人耳目,故不敢说换粮之事。”
小麦这才知半斛目前的处境,并没有他信中所说的如此风光。
却说张半斛让侯志整顿了军马粮草,发现关中粮草所剩不多,军饷也被刺史和丁原断了,心中忧愁。
原来统领一支军队,除了人马,后勤保障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没有钱粮,再勇猛和忠诚的部队,也可能随时离你而去。
而侯志要带兵到关外,更要储备好粮草。
并州刺史知道张半斛要去洛阳赴任,肯定会以粮草为筹码,届时那些饥肠辘辘的士兵,肯定会离开朔北军,投靠并州军,以此达到瓦解朔北军的目的。
张半斛没办法,只能把之前战事获得的贵重物品,去换钱粮,保证部队的后勤。
好在还有一些地方的豪绅,念着张奂和张半斛两代的恩德,捐助了一些钱粮和军需。
但是即使这样,侯志算了算,上万人的部队,这些家当也只能坚持三个月。
况且关外一片不毛之地,匈奴野兽环伺,部队边扎营边耕作也不现实。
所以给张半斛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张半斛便要在洛阳站稳脚跟,才能给朔北军一个正式的名分,让他们荣归故里。
距离天子的诏令已经过去十日,张半斛到了上路去洛阳的日子。
时间急迫,朔北军拔营出动的准备还未完成,只能依靠侯志和一些朔北军元老苦苦支撑。
张半斛收拾了全部个人家当,唯独少了那块儿父亲留给自己的玉佩,他想自己到了洛阳的第一件事,便是朝颍川太守讨要这个玉佩。
张半斛只带了几名贴身护卫,别了侯志,就下到关外。
刚走了几步,远处一支小队飞奔而来。
为首兵长身后的马背,坐着张半斛同甘共苦多年的女子,小麦。
张半斛远远看到小麦,大喜过望,丢掉了包裹,迎了上去。
小麦也从马上跳下,跑山前去。
二人就在众多兵士面前紧紧抱在一起。
半年未见,即使最难的岁月,二人也从未如此长的时间没有相见。
张半斛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