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事变后,最能体现出局势变化的,自然就是人事上的调动。
尽管此时距离政变不过仅仅只有一天多的时间,但通过政事堂的各类人事调动,已经可以看出接下来局势发展的一些趋势。
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们,事变过程中折损两人,武三思与豆卢钦望。但在昨天也补入两人,李昭德与欧阳通。
尽管总数上仍然维持六个人,但各自的处境与前途,其实已经出现了区别。李昭德与欧阳通自不必说,他们作为政变后新任命的宰相,也是政变第一批受益者,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会大权在握。
杨再思算是眼下这个宰相班子里的老资历,尽管没有直接参与政变,但在政变后却快速投向代王。有了代王出面保全,甚至在皇嗣还没有确定监国之前,已经放手侵占了原本属于凤阁侍郎张锡的事权,即就是主持冬集铨选。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杨再思也只能紧紧抱着代王的大腿,如此才能既保住自己的政治前途,还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免于遭受接下来的清算。
但这也是暂时的,如果真有一股政治势力接下来憋着劲就要搞杨再思,而杨再思本身也并非没有把柄可抓。他想要继续获得代王的庇护,便只能努力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至于其他三个宰相,秋官侍郎杜景俭已经被罢知政事,但也由原本的秋官侍郎提升为秋官尚书,是接下来内史李昭德主持清算的重要助手。
张锡运气不佳,作为当夜留直凤阁的宰相,李昭德为了避免豆卢钦望过于势大,直接便将其人给拘押起来。现在李昭德成了朝中第一人,尽管眼下还没有对张锡作进一步的处理,但想也能知张锡必是前程堪忧。
御史中丞周允元,相对而言在宰相当中本就资望有些浅薄,而且身体不算好。政变当日,其人甚至还在居家养病,按照杨再思补充的细节,周允元是在今天早上才被通知前往上阳宫拜见皇嗣。
身为宰相,朝中发生如此大事,受到的消息却如此滞后,可想而知周允元已经被完全的边缘化,甚至连被新起几方拉拢的资格都乏乏。
政治斗争的残酷就是如此,杀人根本无需用刀。李潼记得,他早前担任鸾台给事中的时候,跟周允元还是同僚,而周允元本身也属于皇嗣一系的大臣。
造成其人如此处境的,一是在登堂拜相后,立场应该是发生了一些转变。比如跟梁王武三思一起抵制、打压代王的人,比如李昭德被罢相归都时,其人对李昭德态度颇为不善。
一个失势的宰相,与当下两个大佬都发生龃龉,而且本身也没有足够的资望与能力,如此便造成了周允元的无人问津。
其人如果能够认清现实,主动请辞的话,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毕竟无论李潼还是李昭德,也没有必要因为一点小矛盾就对其赶尽杀绝、不死不休。至于还会不会有其他方面的纠缠,那就要看周允元平时人缘好不好了。
狄仁杰由司宾卿转为文昌右丞并领地官尚书事,但仍然没有加相职。这应该是李昭德的阻挠,杨再思的补充也佐证了李潼这一猜想。
当然,按照狄仁杰在政变中的参与程度,拜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压上这么一压,稍后即便进入政事堂,便也分出了一个主次。
李昭德的强势,可见一斑。毕竟其人复相之后,权威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一旦遭到朝臣们反对,或者皇嗣都支持狄仁杰拜相的话,这对李昭德的威严将是一大伤害。
但李昭德就是这么干了,而且目前来看,倒也并没有激起太多的不满。
不过李昭德也并非莽干,他先是在政事堂否决了由崔玄暐接替郑杲担任洛州长史的提议,然后又将崔玄暐调出凤阁,出任司礼卿。
崔玄暐担任洛州长史,应该跟给李潼加任河南尹有关,都是河北佬儿针对他的计划中的一个环节。如果洛州升格为河南府,长史等员佐自然随迁,河北人顺理成章的就能将手插进李潼兜里,大夺事权。
通过这一点,李潼也不免感慨这些河北人真是不大看得起他。只怕现在在他们眼中,代王仍然不过只是一个弄事鹊起的幸运小子而已,占便宜、捞好处全无心理负担。
也无怪这些河北人眼高于顶,作为一股传承悠久的老牌政治势力,这些河北佬儿们自有一份底气。强如太宗李世民,对于他们也仅仅只是打压提防,做不到连根拔起。
到了高宗时期,急于要摆脱关陇旧势力的掣肘,对河北人不免就依赖更多。武则天时期,虽然政局要更加混乱,但河北人却始终是活跃在时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是武则天用以制衡关陇勋贵的一个手段。
河北人在武周后期,特别是随着营州事变爆发,在朝廷中更加势大,无论是李显的回归,还是更往后的神龙政变,甚至可以说左右了时局进步的方向。如果中宗李显没能解决掉神龙五王,那么所谓的李武韦杨集团只是一个笑谈。
李潼如今的确是伴随着政变成功而势大一时,但跟河北人过往的对手与主子相比,仍然差得远,也就无怪乎这些河北人将李潼当作一个假想敌。
他们在乎的倒不是李潼会不会跟他四叔争夺天下,而是在他们眼中,代王就是一个软柿子。如果操作得宜,代王眼下的权势,他们都可以逐步的据为己有。
历史舞台这么大,可能够站在上边唱戏的只有这么多。关陇的豆卢钦望甚至都想在政变过程中就搂草打兔子,把代王给办了,只是太心急,错估了形势。如果没有一副吃人不吐骨头的心肠,又怎么可能常年站在台上而不被淘汰掉。
李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