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茅台酒的包装可真简单呀,简单到不起眼……”贺子龙拿起一瓶王朝风送过来的,几箱茅台酒里的其中一瓶,那是一瓶60年代的茅台酒。
“是呀,毕竟是几十年前的,要不是放在地窑里忘记了,恐也很难保存下来。就这,你看还有好几瓶子,包装都给老鼠咬破了,字迹发黄,幸好瓶子没坏……”王朝风也是摇了摇头。
“你不喜欢喝白酒?不是说老酒越陈越香吗……?”贺子龙扭过头来看向王朝风问道。
“不是,我只是不喜欢老酒的陈味,每个人的爱好不同,你也知道我以前潜伏行动多年,在国外大多喝的是红酒之类的,白酒很少喝,这也就是回到国内了……”王朝风双手一摊。
确实,过了最佳饮用年份的酒不是就没有饮用价值,只是它的风味变了,没有出厂时的原有风味。浓香型的五粮陈年10后变得窖香浓郁、陈香突出,兼香型白酒10年后变得接近于酱香,清香型多年以后口味也变得陈味十足,没有清香型味道柔和香甜。
纯粮高度陈年白酒口感是会随年份增加更柔顺,如是要低度酒就有可能由于酒度低,脂解反应强列,最后酒质都酸化,最极端现像就是变醋酸(20多度的白酒有可能)。所以也就是为什么收藏白酒,要收藏50度以上的高度酒。
香型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爱好不同。
当然了,10年过去,同时生产出来的白酒已大部分经人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了。这时,老酒之所以贵绝对核心价值——稀缺性,就开始体现出来了。当喝的不是酒是而是文化的时候。他的口味是否纯正,就是不是很得重要了!
当口味不纯正,人家就是开始来研究它的历史,故事,口品牌,长处,短处,形成的原因,如何扬长避短,然后总结出经验,为下次有同样稀缺产品出现时完美的处理做准备。
在白酒光辉一生的时间轴上,最佳饮用年份前,白酒做为一种商品属性和品牌价值体现,最佳饮用年份之后是历史文化的属性,产品的品质价值已到在文化价值之下了。越陈越香,香的是陈香,香的是故事。
好吧,其实说这么多的意思,中心思想就是,中国人喜欢炒作罢了!
炒房,炒股,炒期货,炒菜,炒水果,炒大米(这个不能炒,会坐牢的。)中国人最会的就是炒作,全方位的炒作。从政治到经济,从学术到教育,从农业到工业,从服装到食品,从文学到艺术,从药品到化妆品,什么都可以炒作,什么都能够炒作,什么都炒作的红红火火。炒作什么,什么就能够成功地被炒作起来。
在中国,有天价的楼盘,天价的豪华汽车,天价的买官贿赂金额,天价的新闻暴料,天价的股票,天价的白酒,天价的名牌西装,天价的名牌演员酬劳,天价的茶叶,天价的生姜,大蒜,绿豆,等等等等。
特殊国情,理解万岁吧!
神仙打架的玩意,一般老百姓还是少参与为妙,一夜暴富的机会一般不是给老百姓准备的,强行参与只会变成一夜暴负。
“你说外国人不怎么喝白酒,也不看重它,这不太可能吧,我好像从小都是听一个故事长大的,说什么,一次国际酒产品会,茅台酒的出名是因为有一次酒展会,就茅台酒包装的破破烂烂,别的国家的酒都很漂亮,所以没人看。有个中国人急了,就把酒罐子打碎,酒香传遍了整个会场,后来茅台酒就出名了。外国人一时惊为仙酒……”贺子龙的眉头锁了下,反问向王朝风。
“这故事越传越神,有人还说是总理故意扔地上,打破的酒瓶子,你信不……?”王朝风一脸的苦笑。
“以前信,现在嘛,有些不确定了……”贺子龙纠结的回答。
“除了老毛子因为挨我们近点,多少喝点白酒,远了的那些外国人,其实十个人里面,只少九个人不喝白酒,人家怎么可能惊为仙酒……?”王朝风摇了下头,删删而语。
就不说国外的外国人了,就拿九十年代开始。来中国工作的老外越来越多,迎来送往交际应酬,打交道的都是中国人,免不了会尝到中国的白酒。那么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国白酒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那些主动来中国的外国人,第一次接触白酒后,汇总起来第一感觉就是。
会把中国白酒形容成“汽油”或者“油漆”。这跟喝酒的习惯有关,很多欧美人其实是并不习惯高度的烈酒。最好的白酒,度数一般是53度,这对于绝大多数欧美人来说都太高了。
他们平时喝的烈酒,像白兰地、朗姆、杜松子酒、伏特加等,一般很少有超过30-35度的,相对来说更容易入口。而且他们喝烈酒通常还会加冰块或苏打水,或者加各种果汁、糖浆、牛奶、软饮料等做成鸡尾酒。这样酒精度就更稀释了,喝起来不会像白酒那么“冲”。
还有就是喝的方式不对。他们喝酒喜欢较大口喝,而中国人品尝白酒通常都是小口呡。一些人一开始认为白酒是中国版本的伏特加,用oneshot那样一下一玻璃杯,基本都会咳到吐出来。喝完的评价是“像是被驴踢了一脚”,“从喉咙到太阳穴都快要爆炸”了。
初次喝白酒的老外的表情,是这样的。各种痛不欲生,各种嫌弃。然后大部分人就产生了心里阴影!
当然,硬要说在1992年的国宴上,据服务员回忆,叶利钦一个人喝了半斤茅台。嗯,那不包括毛子兄弟们呀,人家说是白人,但是你看距离中国才多远,伏加特在冷地区域,本来也是烈酒,这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