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贺璋不明情绪地嗯了声,父子俩一时陷入沉默。
过了会儿,贺璋突然问:“你们俩发生过关系了吗?”
贺明涔瞬间抬眉,瞳孔微张,好半天没说话。
“发生过关系没有?”贺璋又问。
贺璋虽然对儿子管得不多,但在儿子成年之前,他是完全的严父思想,决不允许儿子在负不起责的年纪和女孩儿乱搞。
幸好贺明涔虽然平时不怎么听话,但在这方面还是挺有自觉的,起码贺璋还没被别的女孩儿家长找上门来叫他儿子负责。
被父亲如此的直白的话问愣住,那一贯散漫的模样终于有些绷不住,贺明涔极不自然地抿了抿唇:“还没有。”
贺璋松了口气。
思虑良久,他神色复杂地对儿子说:“明涔,爸爸不同意你们在一起。”
虽然反对了,但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父子俩本来就关系紧张,再加上贺明涔又是十足的少爷脾性,就是父母也未必能事事管束住他。
眼见着两个孩子就要出发去国外念书,到时候天高皇帝远,俩孩子在那边会发生什么,谁也管不住。
贺璋没法,只能向老爷子求助。
老爷子是贺家的当家主,家里没人敢忤逆他的话,就连当初自己已经有了感情很好的初恋女友,最终也还是迫于老爷子施加的压力,不得不和初恋分了手,改娶了明涔的母亲。
可让贺璋没想到的是,贺明涔竟然在饭桌上当众撂了碗筷,直接带着喻幼知走了。
老爷子当时气得直拍桌,指着贺璋的鼻子说让他这个当老子自己想办法。
贺璋哪儿有办法,作为父亲,他平时对明涔的关心实在太少,如今又怎么开得了口逼他分手。
那会儿老爷子也跟现在说了一样的话,年龄相仿的两个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又同在一所学校,看对眼太正常了,是他这个做父亲的给他们创造了条件,如今又哪来的底气去反对呢。
老爷子本身对幼知这孩子是没意见的,和贺璋一样,他也很欣赏喻廉的为人做派,甚至还要比贺璋更欣赏一些。
老爷子年轻时没背景,肝胆赤诚,一腔热血献祖国,那股肯豁出命的劲儿再加上确实福大命大,从枪林弹雨中保住了一条命,也从当年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勋功累累。
再后来有了身份,赤诚少了,心思多了,手中的枪杆子换成了笔,战场上的直来直往成了会议桌上八面玲珑的周旋。
正因为处在庙堂之高,才更加能清楚地看见权势和地位可以改变一个人到什么程度。
就连老爷子自己也不可避免地从唱着“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壮志青年,变成了习惯站在高处、俯视和睥睨他人的上位者。
贺璋刚工作的时候,老爷子也给他上过课,叫他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地学会虚伪交际,学会卖人情,这样能让他的路走得更顺。
后来贺璋认识了喻廉,想把喻廉介绍给老爷子,老爷子在做了背调后同意见面,喻廉却婉拒了。
所以老爷子欣赏喻廉。
欣赏名利和人际的各种逐流中,依旧能保持初心的人,因为他知道那有多难。
老爷子当时还不解地问贺璋:“你之前不是还想跟喻廉做亲家来着,怎么现在又要反对?”
贺璋没有说话。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对老爷子说。
如果喻廉还活着,他会很乐见其成来两个孩子的恋爱。
可是喻廉死了。
他忘不了当初自己退出调查时,喻廉看向自己时那失望的眼神。
也忘不了喻廉在越桥自杀的那一天,两个人之间隔着一张冰冷的审讯桌,喻廉对他无奈地笑,说也许你才是对的。
喻廉说不想让她的女儿和他的儿子扯上关系,因为两个家庭之间差距太大,他不希望女儿受委屈。
他那么不希望女儿受到委屈,可在他死了后,自己女儿的大部分委屈却都来自贺家。
是他把他的女儿带到了贺家。
贺璋陷入回忆出不来,老爷子的话将他带回了现实。
“你以前不是反对她和明涔来着,怎么现在她跟明澜订婚,你又点头了?”
“……明澜那孩子这么多年了,难得对我提出这么一个请求,我实在不忍心拒绝,既然他都不介意幼知和明涔曾经的事,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而且——”
贺璋顿了顿,语气艰涩地说:“我当初反对幼知和明涔在一起,已经伤了那个孩子的心,我实在不忍心再伤第二次了……”
老爷子看着贺璋半晌,最后只能摇头叹息。
他这个孙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过于优柔寡断,当年和初恋分手,又忘不掉,非要藕断丝连,和妻子没感情,却又因为觉得亏欠妻子,始终也狠不下心离,最后两头不是人,两个儿子都埋怨他不是好爸爸。
本以为他和喻廉平时多接触,喻廉性格上的坚定能影响他一些。
谁知喻廉死了。
当初两个孩子不顾反对,去了国外留学,贺璋狠不下心把其中一个人强行带回国,怕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业,又只能找老爷子支招。
“你把他们的生活费断了吧,别的就不用管了。”
老爷子语气平静:“俩孩子还太年轻了,所以才会觉得爱情这东西能打败一切,包括物质。”
在这之后,贺璋断了两个孩子在英国的生活费。除此之外没有再插手。
一学期过后,他从明澜的口中得知,两个孩子分了手,明涔擅自退学回来,重新参加国内的高考,最后当了警察,再也没提起过幼知。
“订婚这个事儿就别拖了,”老爷子说,“明澜跟我说他想早点定下来。”
“您同意了?”
“我最近不是因为我那个外孙的事儿烦着吗?明澜说他有办法,如果我外孙实在不肯改姓,他也会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