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登陆南美三国市场,此举一度引得美国不满,但是在大英帝国自由贸易强力政策主导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是愿意妥协,而是实在干不过。
获得南美洲市场实属意外之喜,原本开发南美洲市场是在一次会议中提出来的,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1882年下半年
位于松江镇的羊毛纺织深加工基地各家企业陆续投产,呢绒,羊毛及混纺面料,羊毛披肩、礼帽、袜子、地毯和成衣等等产品陆续生产出来,开始大批量供应市场。
经过前期试销及市场推广,质优价廉的澳洲羊毛产品很快行销远东及北美市场,并且进入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市场,销售势头十分喜人。
位于北美的诺曼底进出口公司与合作伙伴美国希金斯洋行发现,销往北美的羊毛深加工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被南美洲国家大手笔购买,这其中包括智利,秘鲁,玻利维亚还有盛产羊毛的阿根廷。
阿根廷是享誉世界的农牧业大国,难道自家产的羊毛不香吗?
原因很简单,阿根廷虽然盛产羊毛,但是不具备深加工能力,出口大豆进口油脂,出口小麦进口面粉,出口羊毛进口羊毛制品是常规操作。
在当今时代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偌大的满清帝国连火柴都无法制造,必须从国外进口,所以火柴被称之为“洋火”。
满清帝国自身是棉花重要产地,却被英国进口的织布打得丢盔弃甲,这些质优价廉的棉布被称之为“洋布”,手工纺织的棉布被称之为“土布”。
阿根廷同样如此,这是一块被上帝眷顾的富饶土地,只需要播撒种子就可以获得令人难以想象的丰厚收获。
在这个远离世界争端的美好国度内,没有战争的威胁,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国家间竞争的迫切需求,国家大部分土地属于一小部分白人地主精英阶层,普通民众只要打工就能获得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里是一个生活节奏被放慢的世界,地主阶层没有动力去发展工业,民众同样如此。
阿根廷与世界其它国家距离远极大影响了国人的观念,它隐蔽在大西洋一端,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国家之一,到东亚的距离简直是天涯海角。
在消除了巴西和巴拉圭的地区威胁后,能威胁阿根廷的最近的国家就是1万2千公里之外的英国了,如此遥远距离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文化孤立和国民惰性。
所以,富裕的阿根廷是昆士兰羊毛深加工制品大买主之一,仅次于美国。
原本李福寿是本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态度,同意了开发南美洲市场方案,那谁知道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羊毛深加工产品和农业机械产品卖的比在美国还好。
在该地区,根本就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产品。
世界工业大国美国几乎没有成型的羊毛深加工产业,美国农场饲养的羊群以肉羊为主,饲养的羊就是用来吃的,在羊毛深加工领域一片空白。
美国常年从法国和意大利进口大量呢绒及羊毛制品,如今进口转向澳洲,但这不能影响美国政府层面对昆士兰大厮进军南美市场的愤怒。
门罗主义一直宣扬南北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外来势力极为敌视。
正在南美三国调停鸟粪战争的英国外交代表出乎意外的强力,在请示了伦敦之后,向美国政府发出正式外交照会。
对美国阻挠南美地区自由贸易的政策表示愤怒和强烈抗议,督促其作出符合该地区人民利益的合理决定,杜绝干扰自由贸易的行为,否则后果自负。
大英帝国的威严不容践踏,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力。
鉴于伦敦的强烈反应,美国人果断的怂了。
李福寿敢打100个保票,他真的没有为此作出任何游说服,工作,但是伦敦就这么站出来力挺澳洲殖民地,让他不得不承这一份情。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话说的真绝对了。
伦敦为何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
在李福寿想来……美国不知道咋了,触动了大英帝国的霉头,昆士兰坐收渔利。
除了大英帝国正在全力推行的全球自由贸易政策之外,还在于大英帝国全球霸权地位不允许挑衅,最后要归结于英国对美国复杂而纠结的感情。
伦敦和以英裔美国人为主导的美国政界相爱相杀,密切合作又不乏各种拖后腿捅小刀子,各种瞧不起和互相摆一道,真说起来可就复杂了。
欧洲地区
1882年正式签署形成的德奥意同盟,对德意志帝国的宿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形成了强大军事压力,面对宿敌的包围和重兵压境,法国人迅速与沙俄接近,双边关系正式进入蜜月期。
利用沙俄对法国资本的高度依赖,两国高层互动频频,推动关系进一步升温,为建立密切的军事同盟关系热身。
大英帝国在严防沙俄将触手伸入温暖的地中海的同时,对法俄关系的进一步升温展现出暧昧态度,暗地里对双方接近大开绿灯。
1883年3月
在伦敦上议会的质询中,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公开阐述了当前外交政策,对欧洲德奥意三国同盟公开表示严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