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明军的进攻动向判断,赵构认为西南方向是最安全的。
虽然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也知道西南方向多少有些落后、残破,没什么舒适的大城市,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安全的,明军不可能真的就一路紧追不舍。
而且赵构已经不是皇帝了,他是太上皇,明军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找皇帝,而不是来找他这个太上皇。
我啥都不要了,只要一条命和我的荣华富贵,不至于这也不放过我吧?
赵构甚至没有参加新皇帝登基之后举办的惯例大朝会,他就那么急匆匆的离开了临安,仿佛一刻都不愿意多待。
以至于后面大量百姓就看着豪华的车架和急匆匆护卫车架离开临安城的军队。
当他们意识到这是赵构在逃跑的时候,集体惊呼——【官家去也】!
当时临安城还没有对外公布赵构退位、赵昚登基这件事情,人们把明军水师消灭宋军水师、威胁临安的消息和赵构离开临安城的消息联系到了一起,得出了一个惊悚的结论。
明军要来攻打临安了,而且临安根本守不住,皇帝都跑了!
恐慌如同海啸一般席卷而来,席卷了每一个人的心,刹那间,整个临安城出现了外逃狂潮,所有人都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就在恐慌的促使下选择了逃跑。
事实上他们也不能思考,眼看着那么多人都在逃跑,连皇帝都带头往外跑,谁还能冷静下来认真思考问题呢?
有钱人也好,穷人也好,几乎都拖家带口收拾细软往外逃,能雇车的就雇车往外逃,雇不起车的就自己拖着大板车带着一家老小和细软往外逃,反正绝不留在临安城里。
他们又没有那么多得到真实消息的途径。
而有得到消息途径的宋廷对此却反应迟缓。
赵构逃跑的时候,赵昚刚刚完成登基典礼,刚刚祭祀完祖宗,向祖宗赵匡胤报告自己作为他的后人终于继承了皇位,让皇位时隔近二百年重新回到了太祖一系的手里。
汇报完了,赵构就跑了。
赵昚刚刚坐上皇位召开大朝会,临安城中的恐慌情绪就因为赵构的出逃而泛滥,以至于赵昚正在愁眉苦脸的和群臣商议当下局面的时候,就得知了临安城内发生的大规模恐慌群体事件。
赵昚非常吃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赶快让人去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据说是太上皇西狩的时候,车架被人认了出来,当时朝廷也没有公布太上皇退位和西狩的消息,以至于引起了民间恐慌,他们都认为明军要登陆进攻临安了,太上皇都要西狩了,于是很多平民都被带动,跟着太上皇一起西狩了……”
临安府知府急急忙忙入宫,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一脸懵逼的赵昚。
赵昚和文武官员们此前都觉得此事非常荒唐。
因为此前情况虽然紧急,但是明军覆灭了临安港口的水师之后并没有登陆进攻临安的迹象。
根据枢密院最新的分析,明军水师没有第一时间登陆威胁临安很可能是因为本身兵力不足以从陆上威胁临安,所以才没有登陆。
如果明军数量足够,必然会选择登陆威胁临安,而不是停在海上没有登陆。
所以临安暂时还是安全的。
赵昚松了口气,知道临安还远没有到支撑不下去的地步,稍稍放下心来,刚才就在和官员们商量派兵设置沿海防线的事情。
结果突然间,临安就出现大量外逃的人,整个城市的秩序全部乱套了。
要逃也是皇帝先逃,哪有平民比皇帝先逃跑的事情?
原来是赵构的锅。
刚刚坐上皇位、屁股还没热乎的赵昚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赵昚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刚刚登基就被赵构玩了一手,原本就是个烂摊子,现在摊子更烂了。
“荒唐!荒唐!临安乃大宋行在,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敌军攻克?别说现在敌军连长江都过不来,临安十万禁军难道是吃干饭的吗?简直荒唐!”
赵昚非常恼火,立刻下令给临安知府还有殿前司总帅赵密。
“殿前司出兵,临安府负责指挥,无论如何都要把临安城的秩序控制住,明军都没有上岸,哪来的临安不保?临安若不保,我这皇帝定与临安共存亡!”
在赵昚的强令之下,殿前司出动军队协助临安府管理秩序,关闭城门,对试图外逃的人进行劝导,劝导不听的直接亮刀子威胁,用了非常粗暴的手段,乃至于其中还出现了抢劫和打人的事情。
终于,过了一天一夜,临安城的秩序被控制住了。
临安府为了更好的恢复秩序,还下了两天的宵禁命令,关闭了夜市,要城内居民好好的冷静一下,宵禁期间不准出家门,否则一律当做明军细作,斩立决。
然后朝廷才开始对外公布太上皇赵构退位和新皇帝赵昚登基的事情。
工部这一消息的同时,也同时公布明军根本没有登陆、也根本没有踏足江南的事情。
朝廷已经调兵遣将前往迎击,朝廷大军组成的防线坚不可摧,明军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踏足临安,临安是绝对安全的。
赵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