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就参与到这场米骚动当中的意见,作为川蜀分部主任,徐通表示反对。
副主任周蔷对自己的老搭档的判断感到些许疑惑,但是在长期的合作工作之中,他认可徐通的能力和眼光,所以他并未反对徐通的意见,没有支持川蜀分部内部的激进意见。
于是徐通的建议得到了通过。
当前不要莽撞出动,现在正是充分了解川蜀社会和民间的时候,通过这场动乱观察川蜀民间和官方,找到介入进去的突破口,那么要不了多久,真正的机会就会摆在他们前面。
什么是真正的机会?
徐通没有明说。
但是没过多久,他的判断就被证明是正确的。
吴璘真的很强悍,他统帅的军队也比川蜀分部一些同志想象中的要能干,宋军的确拉胯,但是其中精锐只有面对明军精锐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拉胯的一面,面对起义,他们相当强悍。
而川蜀分部的成员们因为生活在明国,自然而然把明国军队和乡村的村民自卫队给带入到了川蜀社会之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误认为川蜀民间百姓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对抗军队。
任何一个时代,平民都难以和经过训练的军队对抗。
更别说是数量稀少的城镇工商业失业者们发起的运动。
这场抗争运动在吴璘的攻势下很快落入颓势,吴璘感到十分轻松,甚至还有闲心思把刚刚训练没多久的新兵蛋子们送上战场好好磨练了一下,见了血,杀了人,培养了杀气。
同时,吴璘也通过这场战斗把新兵蛋子们平时遭受压迫产生的怨气好好的释放了一下,给他们杀人放火劫掠当地的机会,使得军队内部的矛盾得到了缓和。
这场米骚动没有成功,反过来却让宋军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强化。
抗争者们虽然十分勇敢
,但是一盘散沙的他们也完全没有联合起来,每个州每个县的抗争者抢到米粮之后几乎都没有想要联合其他地方的反抗者,安于现状,大口吃饭,只想着做一个饱死鬼,没有更多想法。
宋军往往只用一个营数百人军队就能把一个县的【米贼】剿杀殆尽,顺便烧杀抢掠屠戮乡村,可谓是“威风凛凛”。
在吴璘的凶狠攻势之下,洪武六年八月中旬的时候,波及成都府周边七八个州府的米骚动算是基本上结束了。
这一波米骚动虽然人数不少,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军事力量和吴璘抗衡,所以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这场米骚动带来的影响就是对成都府及其周边七八个州府的城镇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正常发展,更让这些地区前前后后死了五万余人。
有死在骚动里头的大户人家,但是更多的还是平民。
一波杀戮之后,成都朝廷算是在整个川蜀地区亮相了。
只不过这初次的亮相给人的印象就是那么的别致,属实让人难以接受。
他们用血腥钢刀彰显了自己的存在,让不少地主大户们看到了成都朝廷的力量,意识到成都朝廷还是拥有强悍武力且可以维护统治的秩序,如此一来,他们对于成都朝廷的疑虑和轻视也被打消了不少。
至少他们对吴璘的畏惧是真实的。
威势已经彰显过了,成都朝廷就开始着手进行善后工作,把被军队破坏得一塌糊涂的地方稍微整顿一下,然后宣布募兵命令。
所有生活没有着落的壮丁都可以加入军队,进入军队可以吃粮食,虽然不至于吃的多么好,但至少不会被饿死。
保守破坏地区那些生活没了着落的民众也没有多余的选择,拖家带口加入了军队,成为了“大宋”军队的一份子。
尽管不久之前他们还遭受了“大宋”军队的进攻和杀戮,但是转眼之间,他们也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世间的事情真的是不好说,真的是很奇妙。
川蜀之地发生米骚动的消息以及徐通领导的川蜀分部对米骚动的看法很快被天网军密探送到了京湖之地,再从京湖之地送到中都。
这期间花费了一些时间,差不多二十多天以后,这件事情就被身处中都的苏咏霖知道了。
苏咏霖拿到手的消息是米骚动发展壮大,且扩展到成都府周边七八个州府,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但是徐通的意见却是这场米骚动注定失败,不能成功,刚刚进入川蜀之地的川蜀分部不能过早介入进去,以免他们的存在被成都朝廷察觉,以至于影响了大局。
对此,在复兴会中央日常会议上,苏咏霖认为徐通的意见是对的。
“发起这场动乱的人群群体是城镇内原本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失业者,虽然江南地区的商业很繁荣,但是农民才是绝对主体,工商业从业人员相比之下只是九牛一毛。
我看报告,就算这场运动发展到了七八个州府,但是一来没有统一指挥和领导者,二来没有农民的参与,在华夏大地上想要反抗暴政获得成功,若是没有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
苏咏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把手上的情报放了下来:“这场运动终究会被成都朝廷给镇压下去,会死不少人,会给成都朝廷带去一定的威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