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殿,赵桓屏退了所有内侍,只剩下了他与岳飞君臣二人。
站在庞大的地图前,赵桓向岳飞说道:“你我君臣独处,没有其他人置喙,卿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想必以朕对卿的真挚与信任,应当对得起卿跟朕推心置腹。”
岳飞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自古以来,未有几位臣子能得到臣这般优待与信任。在官家面前,臣何必还要故作拘谨?必坦诚直言。”
赵桓也淡淡一笑,没有了其他人,不用再装腔作势,他也十分放松,可以说话不过大脑,直接袒露心声。
便继续说道:“朝廷北伐,并不算顺利,宗相公上奏,请朝廷拨款,在河北兴修运河。朕直言不讳,朕着实不愿同意。一旦招募徭役,势必兴师动众数十万人。战事将自此僵持,河北也势必长期受战乱影响。要多年无法恢复生机。”
“朕不想重演安史之乱的悲剧,连年征战,将河北打成一片白地,数百里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岳飞眉头微蹙,表情坚毅,问道:“官家意思是?”
“朕就想听听卿意见,河北战事一定要这种打法?卿有没有更好的战法,帮朕将北伐迅速落幕。”
岳飞为难的开口,说道:“可是宗相公已经做出这般部署,臣一到河北就将其否决,另作安排,是否会有些不妥?”
闻言,赵桓神采奕奕,果然岳飞有更好的安排,立即说道:“宗相公是个顾全大局之人,只要北伐大胜,朝廷迅速收复山河,宗相公不会计较。”
可不是每个人都是宗相公。
岳飞确定,如果自己从南方归来,立即接手河北战事,全盘否定此前部署,必然会有人对自己心怀不满,觉得自己恃才傲物,轻屑他人。
岳飞天纵奇才,情商也是一等一的。
只是见到官家期待的眼神,岳飞还是坚定的扛下了这份压力,苟利国(和谐)家生死以,又何惧些许物议。
随后岳飞肃穆的说道:“若是臣负责北伐战事,的确部署与宗相公不同。”
“卿但言无妨。”赵桓大喜,笑着说道。
“河北虽大,但关键军事重镇也就只有几处。宗相公选择打河间府,是老成持重之法,此无可争议。”
“但也正因为是兵法正道,所以金国可以堂堂正正迎战,将其骑兵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臣年岁稍轻,所以战略或显激进。臣北伐,派遣大军正面推进的同时,会派遣一支奇兵,从真定府向燕云进发。”
“打进金国境内?”赵桓吃惊的问道。
岳飞指向地图,说道:“当年太宗北伐,军队也是打到了幽州城下。前岁禁军收复燕云,也曾猛攻幽州城。幽州于我朝并非禁地,不可踏足。”
可是这两次,都是让大宋刻骨铭心的惨败啊。
高梁河之战,前期宋军打得契丹军队望风崩溃,畏敌如虎,以至于“虏空山后遁”。气的辽景宗大骂军队“遇敌即败”。绝望之下,辽国“议弃幽蓟,以兵守松亭、虎北口而已”。
可是赵老二的瞎指挥,使宋军对辽国援军全无防备。他又屁股中箭,开上驴车狂飙猛进。宋军主力在军营里阵容严整的守了一夜,第二天将士们才知道自家皇帝不见了!
最终宋军大败而归,高梁河之战宋军折损万余人。
虽说万余人,比赵桓这次北伐的损失还小。但确实是使大宋北伐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挫败。
前年宋军伐幽州就更别提了,二十万大军被辽国一万残兵败将开无双,算是把大宋禁军的底裤都给扒下来了。
讲道理,大宋君臣在这次北伐中想的都是能够恢复故土就好,从没想过军队开赴进燕云。
见赵桓犹豫,岳飞解释说道:“以正合,以奇胜,方为用兵之道。既然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无法获胜,则必须尝试以奇制胜。”
“臣率精锐攻略燕云一带,金国势必朝野震动。金国统帅,为了平息国内震怒,势必要率军迅速北归,扫清我军。”
“金军意图暴露,我军可以从容于途中设伏,败之十之八九。”
以正合,以奇胜啊。
赵桓感慨不已,这一点大宋的将军们并非不清楚。
但是没人派出这支奇兵。是因为除了岳飞,大宋没有哪位将领敢保证,能统帅军队在战机瞬息万变的野战中击战胜金军。
奇兵北出,可就无法在野外固守工事了。
那金军统帅再傻也知道派遣一支骑兵到百里外切断宋军补给,坐等宋军困死在工事内。
只有岳飞天纵奇才,神武右军战力又举世无双,所以他才有底气选择这种正奇结合的打法。
他们有胆气主动迎上金军,在野战中彻底击溃金军主力。
赵桓坐在椅子上默默思考许久,要不要选择这种战略?
这种战略好处自然是能迅速结束北伐战事,河北能够迅速收复失地。
但坏处则是,一旦有所闪失,最精锐的神武右军覆灭。赵桓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牛鬼蛇神,必然会瞬间全部跳出来。大宋蒸蒸日上的局面瞬间四分五裂。
尤其大宋有实力靠国力碾压金人,双方在河北消耗,每过一日,大宋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