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护工毕竟是专业做这行的,所以丁云也没有教她多长时间,对方便顺利弄明白平日里该怎么照顾刘林霞了。
甚至于就连丁云按摩肌肉的手法。
她都在半个月内学会了。
据她描述,她之所以有经验,学得快,主要是当年她婆婆瘫痪在床,家里没钱专门请个护工帮忙照顾,只能她辞职待在家里照顾,那是一直照顾到十几年之后,她的婆婆去世,才得以解脱。
而按摩手法,护理技巧啥的。
就是在那段时间学会的。
但是因为居家十几年,与外部已经基本脱节,想再找工作也不太好找,所以后来想了想,便索性直接给人当护工了,反正她都护理自家婆婆十几年了。
怎么也能算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
后来她甚至还特地考了好几个证。
好更加方便她就业啥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基础,她才能够那么顺利的学会丁云教给她的按摩技巧。
做完这些准备,同时那个护工的种种护理行为,也得到了她女儿刘林霞的肯定后,丁云才算是彻底放心的入学。
并且一入学就展现了极其刻苦的学习态度,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下课的时候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回家之后还会专门利用学生账号,登录学校内部的专业学术论坛,寻找神经类的资料看。
这份学习认真程度和刻苦程度,直接搞的学校里那些个教授讲师,也跟先前高中老师一样不断的拿丁云举例子。
督促其他学生跟丁云学习。
都给他们卷起来,刻苦努力起来。
别一群年轻人还比不上老太太。
而这样的努力当然是有回报的,丁云因为有生活技能系统的原因,得到的回报甚至还远超过正常情况,没多久她的神经专科技能就顺利的达到了五级。
同时她还因为数次技能升级,不断剔除她脑海当中的错误知识,填充完善与神经专科相关的,完全正确的知识。
多出了许多远比现今神经医学界。
准确且完善的知识。
这些知识虽然依旧不足以迅速的治好她闺女,但写几篇论文绝对没问题。
不过吧,医学类的论文跟文科类的论文不太一样,跟理论数学,理论物理之类的论文也不一样,医学论文但凡想要稍微有点价值,那就必须得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实验数据,而非凭空想象。
即便是提出某种猜想。
那也得有一定的实践依据。
所以即便丁云知道了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也绝对足够发表论文,在没有亲自参与实验操作的情况下,她也不能凭空虚构数据作为理论依据,撰写论文。
所以接下来她并没有急着写论文。
而是先不断的请教拥有相关实验课题的教授,通过请教一些明显不属于普通本科生该问到的问题,展现自己的能力,紧接着当然就是被教授认可,被教授考验,最终顺利的获得了参与相关医学研究的资格,总算进入了实验室中。
因为她年纪比较大,再加上她展现出来的知识水准也远远不是普通本科生所能比的,所以丁云运气很好的并不需要帮忙打杂啥的,而是进去考验了番。
就直接上手参与实验了。
如此半个学期后,丁云这才总算凑够了实验时长和实验数据,顺利发表三篇论文,然后便是借此直接申请毕业。
同时本校保送硕博连读。
紧接着,当然就是继续试验,继续发论文,以及继续提升自己的熟练度。
这一次丁云同样没花多长时间。
甚至因为有了经验,同时权限得到提升等各方面的原因,她还在下半个学期结束后,顺利再次发表了六篇论文。
并且直接利用这六篇论文中两篇内容,积极申请了硕士答辩和博士答辩。
然后还用说吗?
丁云显然是顺利通过答辩。
成功拿到了对应的文凭。
然而即便如此,即便丁云已经把能做的都做完,能学的也都学会了,她的神经专科技能,最终还是卡在了七级。
再也不得寸进。
通过单纯的学习现有知识,努力提升熟练度这条路可以说是走到了尽头。
为了能够再尝试一下其他渠道,丁云只能婉拒了学校这边的挽留,拒绝留校,选择去实践,去大医院的神经科任职,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接触到更多病例,还能够借此继续增加技能熟练度。
熟练度,熟练度,光学习怎么行。
还是得增加技能的使用频率。
也就是诊断和治疗患者。
才能够继续增加熟练度。
光一个闺女,可不够她刷熟练度。
但还别说,丁云的年龄给她工作带来的帮助还挺大的,一群医生进入病房看病人状况的时候,人病人和病人家属大多都更为信任丁云,因为她看着年纪大,而年纪大则看着就有经验的样子。
可能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医带来的惯有思维,大多数人都普遍认为医术方面没有天才可言,是一门经验积累的技术,年纪大就代表经历较多,技术好。
对此,丁云当然也不会特地去解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