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漆黑的车身,流畅的线条,使得整辆车都有一种质态的美感,而车身的重量分布也是非常均匀,虽然看上去有些笨重,却有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无论是视觉冲击还是上手的感受都堪称顶尖。
在彼时的周哲眼中,吉普车已经成为他心中最完美的标配,并且在办理好越野车的退车手续后,第一时间坐到了吉普车的驾驶位上,然后摸着方向盘爱不释手,就差傻呵呵的笑起来。
······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最出名的便是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那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名山。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苍溪县的东城,也有一座武当山,但你此武当山非彼武当山,它的全名为“西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武当山脉的最西侧,故而得名。
地处嘉陵江中游的巴川苍溪,自西晋太康年间置县,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被赞为“地占嘉陵江三百里,根寻巴国五千年。”,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道教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播和兴盛比起置县历史尚早100多年,此地的道教文化历史更是堪称悠久,被人称之为“道教之乡”。
而作为道教重要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的苍溪县,自古以来道风鼎盛,道教宫观遍布城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49年止,全县尚有400多座道宫观宇,其中最著名的有云台山云台观、武当山真武宫、烟丰山真庆宫、八庙三清观等数十座道观。
当时,苍溪县内更是流传有“一条长街九条巷,半城民宅半城道”的民谣,城内也建有“道人居”,专供接待往来道人和信众。
位于苍溪县东城的西武当山,背依云台观,面朝嘉陵江,风光秀美,文风纯朴,很好的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境界,和“道法自然”的理念,真正做到了“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西武当山作为自古以来的道教的名山,早已享受数千年的香火祭拜,又因其形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早在西晋初年山上即建有道观“玄武庙”,宋朝时因避讳宋真宗所尊崇的赵玄朗而改为“真武宫”。道教极为兴盛的明朝永乐年间,又大兴土木,扩建真武宫,并将山名改为“武当山”,之后,又在山腰“二仙坪”的峭壁悬崖间凿建了老君洞、天师洞、八仙洞、娘娘洞等数十处神仙洞府,武当山遂成为一个规模更加宏大、道教文化氛围更加浓郁的道教场所,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西部正一道主要活动中心。
早在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云游川北,选中今苍溪县城东南的云台山设坛传道,而云台观也成为我国最早的24座道教治所之一。
据《云笈七签》、《太平寰宇记》等古书记载,当初张道陵率弟子370人在云台山悟道、传道、试法炼丹,直至后来羽化飞升,留下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而位于云台山西侧的张道陵墓穴。至今还遗迹尚存,墓内镌刻的“升真之域”四字也还依稀可辨。
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兴衰发展,自云台观之后,西武当山借助嘉陵江的水运之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苍溪县道教的主要场所,只见其从嘉陵江边突兀而起,山势巍峨挺拔,滔滔东下的江水为之“曲肘”,折而向南。
第二天一大早,林熙和周哲就驾驶吉普车从广元回到了苍溪,而在这一路上,周哲对吉普车几乎赞不绝口,叽叽喳喳一直称赞感叹个不停,似乎除了宁七雪外,只有这辆车才能让他情有独钟,却忘记了这个两车根本不属于他。
回到苍溪县城之后,林熙他们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直接驱车来到了武当山脚下,在规定的停车区域停好车之后,就开始往山上走去。
而在上山之前,林熙特地买了一些祭拜用的香火和冥币,甚至还买了两挂鞭炮,左手右手各提着一袋就晃晃悠悠上了山。
而他们今天上山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去祭拜老头子,也就是周哲口中林熙的师傅。
老头子是个老道士,至少在林熙的记忆中他就一直是个老道士,只不过他这个老道士很是奇怪,从来不住在武当山上的宫观里,也从不承认自己是武当山的道士,甚至连敬神、诵经都不做,反而更像是一个借住或者隐居在这里的世外高人,从来都不过问世事。
在林熙五岁那年春天的四月,林芸娴第一次带他来武当山游玩,而林芸娴之所以会在那天带他武当山,其实也是被烦得没办法,这才不得不带他玩耍。
那一天,武当山上人满为患,从山脚到山顶的山路上全都是人挨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而小时候的林熙又颇为顽皮,走进人群中没多久就和林芸娴失散,然后独自跟着人流的方向往山顶走去,而且一路上不惊不怪,也不吵不闹,反而兴趣盎然,如同初生的牛犊不怕老虎一般。
可他那时候毕竟才五岁,跟着人群走了没多久,就觉得又渴又累,然后就钻出人群走进半山腰的一条曲径小道,想要快点找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