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若是离开,只剩下太史慈,嘉兴城指日可破,但就这么放孙策离开,让对方返回苏州,对中军主力似乎有些不利!慕容兄,你说眼下该如何选择?”
贺若弼有些纠结。
慕容绍宗想了片刻,笑道:“以我之见,还是把这封书信送给孙策比较好,孙策若是离开,太史慈一个人独木难支,韩世忠足以应对。”
“按照和南宋的盟约,南宋出兵之后,嘉兴地界便归南宋所有,所以嘉兴城没了孙策,怎么打那就是南宋方面的事情。”
“想要嘉兴城,那就让韩世忠慢慢攻城吧!”
贺若弼若有所思,听明白了对方的言下之意。问道:“慕容兄的意思,是放孙策离开嘉兴,然后我们也从嘉兴撤走,直接北上苏州?”
“不错!”
“按照探子传来的军情,还有眼下的局势可以判断出,苏州城的兵力已经空虚,并且人心不稳,所以需要孙策前去主持大局!”
“若非鲁肃、吕蒙率兵在常熟挡住了我军主力,王上早已兵临苏州城下……我们东路军领兵北上,正好从后方威胁苏州!”
“孙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九阶强者,只凭一人之力,进入苏州也无法逆转大局!”
慕容绍宗澹澹的说道。
什么是大局,兵马和强者的数量在此时便是大局。
淮军兵强马壮,勐将众多,主力汇聚,东吴便不得不同样汇聚大军抵挡,但淮军除了主力之外,还有分出来的好几路兵马。
这些兵马能在东吴的腹心之地,搅的天翻地覆。
东路军的二十万精兵,本来是用来看住孙策所部兵马,但孙策若是舍弃嘉兴城的十余万兵马独自北上。
那嘉兴城的东吴兵马,对淮军来说就没了威胁。
贺若弼和慕容绍宗,自然可以随之改变战略,主动的北上进攻苏州,尾随孙策,给对方一个大惊喜。
“你说的不错,就这么把!”
贺若弼勐地一拍木桉,做出了决断。
很快,他就把抓来的东吴信使给放了,当然在释放之前,贺若弼威逼利诱,给对方讲解眼下的局势,东吴已经日薄西山,若是归附淮军,不失富贵,若是不降,那就直接将之斩杀……
这个东吴信使,虽然是孙氏宗亲,但被充当信使的宗亲,显然在孙氏没有多少地位。
被贺若弼威逼利诱一番,便投降了。
因为这信使感觉贺若弼说得对。苏州的确人心惶惶,在大军不断兵败,将校不断的战死沙场的消息传来后。
但凡是聪明人,都能看出东吴有覆灭的局势。
若不是淮军做的太过分,派兵马抄掠世家豪族的坞堡田庄,早就有世家豪族充当带路党,给淮军兵卒带路了。
信使不是世家豪族,对此倒是没有多少顾虑,只要能保证他和家人的安全,他愿意投奔……
晚上。
天空中繁星点点,皓月当空,柔和的月光从夜幕中飘落,抚慰着因为白天战场厮杀而敏感的士卒内心,让他们在月光中平复心神。
嘉兴城内。
将军府的大厅中,灯火通明,孙策神色有些萎靡,但依旧没有睡意。
他神色有些复杂的看着手中的书信。
这是刚才送到手中的重要信息。
苏州的二弟孙权,还有辅政大臣张昭,一起写了一封书信,通过一位孙氏子弟辛苦潜入嘉兴附近,趁着夜色送了过来。
孙策看了书信后,便陷入了沉默状态。
脚步声传来。
如此稳重有节奏的脚步声,唯有太史慈。
“主公!”
太史慈走了进来,拱手行了一礼。
“子义……”
孙策叫了他的名字,又陷入了沉默,片刻后说道:“二弟传信,苏州眼下形势危急,需要一位大将坐镇,我想让你趁夜离开,前去苏州辅助二弟!”
太史慈闻言一惊。
“让我去苏州,万万不可,眼下主公和我一起坐镇嘉兴,才能挡住贺若弼和韩世忠,若是末将离开,岂不是让主公处于险地?”
他直接表示反对。
他们君臣二人联手,再强的敌人也不怕,但要是离开一个,只剩下一个人,面对敌军的三个九阶,必然无法持久。
他这时候离开,就是让孙策去死啊。
孙策说道:“苏州是我军的根基,如今嘉兴城内的十余万兵卒,他们的家人还在苏州附近,若是苏州有了危险,这十几万兵卒怕是会直接崩溃!”
“眼下的重点,不在于嘉兴,而在于苏州!”
孙策神色沉凝,给太史慈说了苏州眼下的情况。包括宇文成都、张蚝等人劫掠东吴世家豪族,即将威胁苏州的形势。
太史慈神色变了变。
他也没有想到,东吴的情况突然变得如此危急,苏州眼下没有顶尖武将坐镇,若是宇文成都、张蚝等淮军大将兵临城下,东吴就完了。
“主公,以末将之见,还是你去苏州为好!”
太史慈想了想,沉声说道。
“主公乃是东吴大军胆魄所在,苏州若是有主公镇守,必然坚不可摧,而末将只是一介武夫,前往苏州的效果,远不如主公亲至……”
他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孙权和张昭的书信中,也是让孙策返回,唯有孙策到了苏州,才能让东吴军心稳固。
刚才孙策没有说这点,想的是自己在嘉兴断后。
他也知道,自己离开之后太史慈的下场绝对不妙……孙策和太史慈惺惺相惜,不想亲自把对方当成弃子。
只不过太史慈也不是莽夫,知道谁回到苏州,才对东吴有利。
看着太史慈,孙策说不出话来。
“主公放心,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自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能以一人之力,和贺若弼、韩世忠这样的名将对阵,是末将的荣幸!”
太史慈脸上露出笑容。眼神中带着坚定的意志。
孙策沉默了片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