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第844章 镇寒城文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4章 镇寒城文会(1 / 2)

当初筹建第一边城沧州的时候,整个天下几乎无人看好,都在等着看李治的笑话。

什么“一文不费”、“一年建城”,在当时的人眼中,全都与笑话一般无二。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让那些耻笑李治的士族老爷们大跌眼镜,沧州新城更是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拔地而起。

更不用说,沧州新城的建立,给那些亲近李治的士民百姓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如当涂夏氏这样的破落士族,更是抓住沧州新城的商机,重振家业,更甚往昔。

全天下的士族门阀当中,九成九都错过了这次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人人后悔,各个叹息。

他们不会反思自己的短视和傲慢,只会一味的怨恨李治不给他们发财的机会。

与此同时,包括这些求而不得的士族门阀在内,几乎全天下的百姓都在等候着李治开辟第二边城,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人数之不尽。

每次李治有什么动作,都是这些势力庞大、消息灵通的门阀世家抢先一步,最先掺和。

可是,从南都金陵到银城港,再到青森港,除了那些得到李治特旨恩许的人之外,其他人根本一点好处都没沾上。

偏偏这些地方各个都肥的流

油,天下门阀世家,哪个不是馋的要命,垂涎三尺?

等到这次第二边城出现,不知道多少人在暗地里欢呼。

天下士族门阀,几乎是一个不漏,各个都急不可耐,将家中得力的人手派往镇寒城,企图在日后的盛宴中分上一块肥肉。

原来的务安不过是个小城,比之中原绝大部分的下县都相差甚远,充其量只是个小镇的规模。

可随着李治建造第二边城的旨意下达之后,这个方圆不过三里的小城迅速涌入大量的人口。

来自大唐各地的士人、商贾、权贵等等不计其数,这些人的到来,迅速带火了当地的商业贸易。

无数抢得先机的小商户,也都赚的盆满钵满,每天都乐的合不拢嘴了。

可比起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大鳄,这些小商户所赚取的利润就不够看了,就像美味佳肴与残羹剩饭的差别一样。

那些匆匆赶来的小商小贩还在为每天赚取的几两碎银兴高采烈,镇寒城内的一个庄园内却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文会正在举办。

这里原本是务安城中一个百济商贾的宅第,如今地契上的名字已经改成了“王友闻”。

不仅如此,前不久这个宅院的面积还不过一亩大小,现在却已经

在短短时日里疯狂扩张,膨胀为占地二十亩的私家园林。

门口的牌匾,也一改往日的寒酸拮据,用得是最昂贵的木料,题的是最风雅的字体,“王府”两个大字更是龙飞凤舞,极尽霸气。

都是字如其人,这宅子也不例外。

身为“王府”的主人,王友闻从来不曾遮掩自己的身份。

早在其兄王友直犯事被杀之后,王友闻就匆匆离开太原祖地,奔赴洛阳。

只是后来不知怎地,王友闻并未在中原露面,似乎就像失踪了一般。

直到第二边城设立,王友闻就突然出现在镇寒城,并且极为高调的买地置宅,四处交游。

今日的文会,便是由王友闻组织。

若是在一年前,恐怕谁也想不到,在高丽半岛这样的番邦小国,竟然会有如此风雅的文会。

然而,今日的王府内,可谓是群贤毕至,名流云集。

能有幸收到请帖的,无一不是有名有姓的当世名士,并且,这些名士的家世也都极为不凡,没有一定的郡望,个人名声再好也没资格参会。

此时的王友闻满面红光,意气风发的向与会众人团揖致意:“感谢诸位贤达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在下感激不尽。”

众多士人

喜气满面,纷纷回礼:“多闻兄不必多礼。”

“哈哈,王贤弟太客气了。”

“哪里哪里,客气客气。”

……

寒暄过后,王友闻脸色一板,正色说道:“今日盛会,名为会文,实则乃是共议一个‘地’字。”

“诸位想必都清楚,李治老儿在打造沧州新城时,光靠买地建屋,就强夺民财无数,实在是令人发指。”

提起此事,与会的士人们无不恨得咬牙切齿。

沧州新城建造与旧城改造,总共十期工程,新造高楼无数,房价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李治从中赚了多少钱,没人算得清楚。

更可恨的是,李治通过这么一座新城,拉拢了无数心腹,打造出一个铁桶般稳固的利益联盟。

这些士人都是当世最聪明的一批人,谁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那么大一块肥肉就在眼前,他们却连摸上一般的机会都没有,岂能不对李治恨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