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总是最忙的。
八零年代,年味也是最浓的时候。
六零七零新中,国刚成立没有多久,经济发展滞后。
多数家庭都有吃不起饭的时候。
更别说过年团圆,做些好吃的了。
到了八零年代,经济慢慢有了好转,下海经商的人也多。
虽然生活质量上赶不上二十年后,可家家户户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变,至少饿不着肚子。
每到年间,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一些红薯条,炸麻花,炒花生,炒瓜子。
因为要自己做,老早便就会有人开始准备。
像二十年后街上卖的米花糖,这个年代,也都是自己在家做。
毕竟自己在家做,要便宜很多。
说来,什么东西都靠用钱去买,确实在体力上要轻松好多,可也失去了自己动手的快乐。
特别是一家人在一起,一起动手。
就像年三十当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晚,然后包着饺子,有说有笑的。
可二十年后,多数年轻人,因工作关系回不了家,与家人分居两地,春节便也没有了团圆的意义,简单随意的过一下。
八零的时候住着四合院,青瓦平房,随时家里面是热热闹闹。
而二十年后遍地高楼大厦,洋气大平层,可家里面是冷冷清清,都感知不到一点人气儿。
夏羽珊列了采购清单,过年总是需要的东西多。
海城所属地,不属北方,也不属南方,地势位于中部。
生活习惯,也是南北方的结合。
豆腐脑,甜的,咸的都能吃。
主食大米面粉也都吃。
早餐一般以面食为主,简单好做。
中午晚上基本上以米饭为主,大米更坑饿。
不回老家过年的家属们,也都在准备过年间需要的吃食。
哪怕快到小年,海岛上的温度,也依旧在二十四五度的样子。
不冷不热,很是舒服。
夏羽珊种的青菜这些,是都已经收了两季。
青菜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
学校这边也都已经放了假。
敬峰敬月在家。
来这边,也还没有几个月,敬峰直接是又窜高了半个头。
如今已经都快一六五了。
在青云村时,虽然也不白,但瘦弱,胳膊腿就一拳头粗。
如今皮肤是更黝黑了些,身体变得强壮,手臂上都能看出练出来的肌肉。
越大越发与陆裕霆相像。
不知道便会以为他就是陆裕霆的亲儿子。
敬月到底是女生,长得稍慢一些,不过也快一米五,是个大姑娘了。
齐腰的头发,扎着马尾,亭亭玉立。
如今两个人在家,小婉瑜基本上都是他们在带。
有了小推车,也不用两人抱着。
将婉瑜放在小推车里,两人推着婉瑜在海岛上玩。
得空的云姨,也帮着夏羽珊准备年间需要的吃食。
云姨是北方人,会做一些面食,糕点。
海岛上,如今是家家户户都在忙。
严栀有些手足无措了。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她,哪里会炸红薯条,炒花生这些。
像这些都是花钱买的。
就是团圆饭,都是花钱在酒店吃的。
虽然她是孤儿,记事起就在孤儿院,但在孤儿院并没有吃什么苦,五岁时便被当地富商收养。
她很会讨养父母欢心,虽然比不上亲生父母那般,但也是过着千金大小姐的生活。
“严栀,上次我不是让你列清单给长安,让他备一些年货吗?面粉,还是瓜子,花生这些怎么都没有?”
顾母有些不满的询问。
严栀心虚道:“这个……我……我给忘了。”
“忘了?”顾母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贝。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忘了?已经是最后一次采购了,基本的年货这些你都没有准备,还过什么年?”
严栀小声道:“瓜子,花生这些不吃也没有关系吧。”
“对了,春联呢?你也没有写清单上?为什么没有?”
顾母在采购回来的东西里,一顿翻找。
“还要贴春联的吗?”严栀疑惑的问。
二十一世纪,好多人家,都已经没有了贴春联的习惯。
顾母翻找了一番,发现除了严栀的衣服,就是化妆品,就连食材都是非常的少,心里一下子是堵上了一口气。
“严栀,你现在和长安已经结婚,两个人在一起是过日子,你看看你这都是买的什么?”顾母很是不满意。
这段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