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狱龙赘婿> 第117章 至真同盟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至真同盟会(1 / 2)

叶童说这么多,也是为了让这些人明白,人在这个世界,是需要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的。

钻到钱眼里面造作恶业而不自知,是人生最冤枉的事情。

如今有九千多亿的资金,要不给这些人好好讲讲,他们会因为这些钱财而造作很多恶业。

人活一世,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古代读书人最高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国古代的先贤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单单就凭这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可以看出。

这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或许每个人看到这句话的意义不一样,但绝对能感受到古人身上那种磅礴的大气。这是现在的读书人身上所没有的。

对比一下古人,我们现在的人身上,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条件,至于能为这个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或许都没怎么想过。

我们有时候在影视剧中会看到有耿直忠正的大臣们在御前死谏,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观念而轻生;就算是在新华夏成立前,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也会为了理想而壮烈牺牲。

和他们相比,我们身上却少了一种大

无畏的精神。别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样崇高的觉悟了,上次不是还有新闻说有人因为自己患有绝症就开车在街上乱撞,伤及无辜,甚至还有暴徒冲进幼儿园对小孩子下手的,出现这样的事大家都觉得没有人性,太丧心病狂了。但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存在呢?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现在我们父母要求年轻一代学这样,学那样,而古人这种心怀天地的气魄,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吗?人人感觉心比天高,然而这样堂堂正正的天地大气魄,却视而不见,这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易经:君子如龙,当一往无前。所以,我们能看到古人身上那种气吞山河,胸怀天地的情怀。

古人虽然心怀天地,却也敬畏天地,他们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对天地祭拜,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多半都是由此开始的。既要教导后辈子弟心存天地,又要让他们敬畏神明,这样一来,就让两个看似矛盾的观念却又统一了起来。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古代的先贤们在一代一代的努力中完成的,所以在科技条件落后那么多的时代里,会出现一个又一个让后人自叹不如的圣贤。而相对来说,现在的人和先辈们比起来相差太多了。

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让人感到痛惜的是,有太多的“往圣而不能继绝学”,逐渐消失在的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些都是前辈圣贤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但总有人不懂得珍惜,将之视之如草芥,弃之如敝屣。反而是一些完全没有营养的事物会得到大众的追捧,可悲可叹!

叶童说道:“我打算成立至真同盟会,就以华夏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同盟宗旨,以学习为主,做事为辅,两者相辅相成,干出一番对得起民族对得起国家的伟大事业!”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更是博采众长,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华夏文化讲究和而不同,咱们至真同盟会入会没有地域种族之分,也没有地位财富的限制,不管你是农民,还是工人,亦或者是富豪高官,只要想加入,都是可以的。”

“弟子规里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至真同盟会里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没有地位财富的高低之分。也就是说,至真同盟会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当某一天这个组织变质,我会亲自解散它!”

“为天地立心”,就是使

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

“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为往圣继绝学”,这个往圣,包含的不仅仅是儒家集大成者,还有道家以及佛家。

儒教由至圣先师孔子秉承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统,发扬而设教,培育英才,而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直传至亚圣孟子。孔圣人之道,忠恕而已。忠者,中正无私,逢事而尽其心,在位而尽其职,心专至诚之谓也。恕者,人我一体,仁慈博爱,舍己利民。

道教是道祖老子所创立,本是三清之太上道德天尊,道祖降生于周朝,在凡间掌教,故有"太上道祖"之称,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太上之道在感应,以善相感,此感彼应。道教以研求性命为宗旨,此为内功,而又贵立外功,外功者何?济人利物,度人度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