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中原的统治阶级,对于海外之地,都是兴致缺缺,认为都是蛮夷之地。
朱元璋也不能例外。
别看现在朱元璋已经接受并掌控了海贸,但让大明迈向海洋的最后半步,可不是那么容易迈出去的。
还是那句话,大明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先进,最繁华,最富饶的地方。
除非活不下去,又或者是有强烈的诱惑作为驱动,不然别想着大明会主动向海外探索,进行殖民活动。
真要想让大明的海外事业,彻底铺开。
由“海贸”转变成“海外殖民”,甚至是“开门!自由贸易!”并不是简单的政策或者是制度就能成功的。
一定要等到国内,诞生出一批对于海外扩张抱有动力的群体,阶级,并保证这个群体不断壮大下去,进而让大明尝到海外圈地的甜头。
大明才有希望,成为新时代的“日不落帝国!”
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季秋早就有所铺垫。
是以不必急着改变朱元璋的想法。
朱元璋如今春秋鼎盛,绝对能看到大明二代勋贵的崛起。
而这批二代勋贵的血亲兄弟,才是大明进行海外拓张的主力!
心中有了决断,季秋将话咽下,重新看向朱元璋,便见朱元璋继续开口道。
“至于探索航道,为大军开辟出一个可靠的登陆场,也算是题中应有之意。”
“毕竟要征伐一国,还是海外之国,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听到这,季秋顿时兴奋起来,激动道。
“干爹,您的意思是?”
“同意了?”
“呵呵。”
朱元璋冷哼一声,皮笑肉不笑的看向季秋,眼神中满是怀疑之色。
“这点小事,还用你亲自跑一趟吗?”
“交给崔兴都能办!”
“你这臭小子这么积极,怕不是还有别的打算吧?”
“干爹英明!”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
季秋刚想拍个马屁,溜须一下朱元璋。
便被朱元璋抬腿不轻不重的踹了一脚,骂道。
“少跟咱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你咋打算的?赶紧说!”
“奥...”
有些委屈的应了一声,季秋揉着大腿,开口道。
“是这样的,干爹。”
“我打算以贸易为名,为咱大军做好先期的征伐准备。”
“顺便...嘿嘿,再引导一下倭国的局势,看看能不能让他们给咱们把那些银矿,金矿什么的,开采建设起来。”
“这些东西,还是得指望他们本地人。”
“总不能从咱们大明千里迢迢的运人过去吧?”
“我可舍不得让咱大明的子民遭这份罪!”
“若是计划顺利,没准咱们甚至都不用占领倭国全境,都能完成对倭国的实际统治,还是让当地百姓心悦诚服,甘心接受大明统治,为大明挖土豆...啊不是!挖矿到死的那种!”
“就是相关的计略,有些复杂,一时半会难以说清。”
“我还要见招拆招,具体会如何行动,我心里也没个章程。”
“所以没办法对您明说,更要我自己亲自过去。”
“干爹...您觉得咋样?”
看着季秋满是期待,跃跃欲试的目光。
朱元璋恍惚间,想起了邓愈,毛骧,一年前对季秋的评价。
秋哥儿,跟军师学坏了啊!
那计策,贾诩看了都直摇头,一个比一个损。
现在来看,季秋这一点,依旧没有任何改变!
朱元璋本想着拿下倭国后,发配犯人过去,挖矿劳动。
毕竟让当地百姓,从事挖矿之类的工作,实在是有些困难。
人家日子过得好好的,谁愿意进入矿洞,不见天日的劳作?
明朝作为征服者,需要维持一下自己在当地的“支持度”,避免生变。
可季秋是怎么说的?
让倭国百姓,心悦诚服的为大明挖矿!
虽然朱元璋还不知道季秋要怎么做,但可以想象。
季秋的计策,一定会如同先前一般!
缺德带冒烟!
但不可否认的是。
季秋给出的未来,确实很有诱惑力。
开疆拓土,最大的难点,并不在于如何拿下当地。
而是要让当地的百姓归顺,发自内心的认可大明的统治。
如此一来,就算此地得而复失,也迟早会回到大明手中。
但历朝历代,对于这类问题,鲜有立竿见影,卓有成效的办法。
强如秦国,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