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抗清> 第三十三章 别误会,自己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别误会,自己人(1 / 2)

花场沟,原明皖国公刘体纯部辖区。

由于此地有一条河流穿过,且其周边地势相较其余地区较为平坦,因而成为刘体纯部为数不多的耕种之地,一度有多达上万军民于此地经营。

只这两年形势陡转直下,为了应对清军的四面围剿,刘体纯不得不大量从各据点征调人手,使得花场沟的男丁大多被抽走,眼下生活在此的明军连同家眷以及附近百姓不过三千多人。

可惜,四天前,十数年为明军所有的花场沟易帜归清。

原因是驻防此地的明军守备韩德望乃挂印总兵田横的部将。

而田横,就是此次老木崆乱事的发起人之一。

另一个是挂印总兵万和。

田横在同万和发起叛乱后,第一时间就命人通知了花场沟的韩德望。

同样对形势感到绝望的韩德望想都没想就响应了田横,将几名不愿背叛刘体纯的军官杀害,之后立即派人向离其防区最近的清军——隶属陕西提督王一正指挥的河北镇总兵鲍照部请降。

王一正和鲍照虽都是绿营将领,但同湖广提督董学礼一样均是汉军旗出身,就是并非汉人的意思。

不过同董学礼又有不同的是,王、鲍二人皆是辽东人!

现时绿营的提督、总兵、副将等实权官职,约一半都是辽东人。

原因是清军入关后没过几年,那些明朝降将就在各地纷纷起兵反清,一度大江南北尽是叫嚷明朝中兴的旗帜,险些让清廷就此崩塌。

其中代表人物便是李成栋、金声恒、姜瓖等。

由于此事的影响,清廷对绿营汉将起了警惕之心,之后便多以汉军旗将领出任各地实权提督、总兵。

其中又多用辽人。

王一正、鲍照就是因了这个原因才得以出任绿营要职。

一个由副将跃升提督,一个由都司破格提拔为总兵。

早在数日前,鲍照其实就已经接到陕西提督王一正的通知,说是刘体纯的部下有意擒获刘体纯降清。

因此,在收到花场沟明军守备韩德望的请降书后,鲍照立即派千总李聚清率500营兵赶来接收。

如此,连同韩德望麾下剃发降清的900余士卒,花场沟的清军总数共1500人左右。

李聚清的任务不是增援老木崆配合田横、万和他们消灭刘体纯,就是守住花场沟将刘体纯麾下的明军一分为二,使之不能东西呼应。

韩德望由于新降缘故,自是不敢再做花场沟的主,防务一事便是李聚清在负责。

结果绿营到来的第二天,李聚清便要求韩德望的人离开花场沟本部,于外围大小据点布防。

显然是怕韩德望降而复叛,捅他一刀。

对此,韩德望尽管是一肚子意见,考虑今后能否在清军立足全要看今日表现,所以也只能乖乖带人离开本部到外围驻防。

其将自己的指挥所设在了距离本部有十多里地的马屎湾,另又在马屎湾周边的石头湾、侯家湾、水槽子等地各设分据点。

守军人数不等,有数十人的,也有上百人。

守侯家湾的是一名也姓侯的把总,其名三江。

这几天侯三江的任务除了守住侯家湾外,就是带手下为本部的绿营兵征粮。

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令得挺进巫山的清军粮道被堵,给养粮草什么的送不上来。

除了就地筹粮,清军也没有其它办法。

如此一来,苦的不仅仅是降了清的明军,也苦了花场沟这一带的百姓。

要知道侯家湾本就是一处小寨,百姓拢共也就二三百号人,平日自己吃的口粮都不够,又哪里有多余的粮食供给清军呢。

抢,是侯三江唯一能做的。

从前与百姓相处甚安甚至极得百姓拥护的明军,转眼成了如狼似虎的清军,着实让百姓们看傻了眼,也吓掉了魂。

士兵们一开始抢的时候肯定有心理负担,不少士兵都下不去手,可架不住侯把总的鞭子抽人疼,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干那自己都觉羞愧的恶事了。

这天午后,侯三江照例带人出去“找粮”。

去找粮的地方离据点有些远,约有七八里的山路,一来一回得半天时间。

没办法,谁让寨子附近的百姓搜刮不出油水了呢!

前些天曾有一支清军打侯家湾附近路过,侯三江为防误会主动派人与这支清军接触,知道他们是自东南方向远安城来的清军,带队的好像是个副将。

副将这個级别比把他上司韩德望差得跟孙子似的李千总高了若干级,断不是侯三江这种角色能见到甚至说上话的。

好在那牛副将并不是去花场沟,而是带人往西边的大昌去了,这让侯三江不由松了口气。

说真的,就眼下这天寒地冻、大雪封山的境况,再来一支上千人的清军往沟子驻扎,怕他们这些降军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