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波澜起伏汹涛拍岸,航行的轮船冒出一片片黑烟,像乌云般散布在大海的上空一群群海鸥尖叫着在大海上飞翔,时不时发出高亢的吼叫声,游轮慢慢的靠近港口。
一座新的城市映入了李康的眼帘,这是李康平生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港城,朦胧的眼球中倒映着这个城市的全貌。
李康走下了船,肩上背着书包,左右手各提着一个包袱穿梭在马路中。城市的马路上,汽车如同一条条彩带,穿梭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仿佛永远无法停泊下来。
他走到了一家旅店,身上仅有五百元,十五元订了一间最便宜的单人房。老板冷眼相待,似乎是瞧不起他这个穷小子。
李康穿着一件补得很破的衣服,头发蓬乱地扎在脑后,脸上有几道压抑着皱纹的我满脸写着未老先衰。
进了客房,李康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
在五楼的房内透过玻璃一眼尽收海面全貌。夜晚一条条轮船和渔船各自有序的紧挨着,整整齐齐的停在港口。
海上的灯塔亮了!如同一柄坚定的长剑,刺破黑夜的迷雾,为多少迷茫者,流浪者引了路。港城的夜晚很冷清,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像是在回忆着白天的繁华。街头巷尾,只有少数几盏灯火亮着,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李康独自走在冷清的街道上,他的脚步沉稳有力,面容刚毅,双眼深邃,似乎藏着无尽的故事。李康是一名煤矿工人,为了寻找失踪的弟弟来到这个城市。
在一家酒吧门口,李康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独自坐在吧台前,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那是他的弟弟—李平。李平独自一人坐在吧台前,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似的,一杯又一杯的烈酒下肚,试图用酒精麻醉自己的心灵。他的眼神空洞,仿佛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全部热情。
李康和李平是双胞胎兄弟,打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长大,友情如同村子里的那座古老的石桥,经历了风雨,但却越发坚固,但意外不会使友情永驻一地。
16岁那年,他父亲因酗酒发疯失手打死了母亲。父亲入牢后,李平寄住在二婶家上学,性格逐渐变得恐惧。李康后辍学跟着村里的几位壮汉去了城市,找了份在煤矿的工作。赚来的钱都寄给了老家二婶,二婶经常从寄回的钱中扣留,对着李平经常吵骂,家务杂活都扔给他干。
两年后,李平高考落榜,想着在二婶家过的这些年,也没有心再去考了,思前想后买了张火车票和村里的张三去了港城,想和他哥一样,不上学去赚钱。后来李康在二嫂回信中得知弟弟的事,请了假买了张船票去找李平。
港城的夜晚很冷清,冷风发疯似的向酒吧的墙缝钻去。李康走进酒吧,坐在李平对面,李平见了,面色惊讶又有些迟疑,结巴的说:“哥哥你你怎么来了?你怎么知我在这?
李康笑着说:“我辞掉工作,为了找到你坐了一天的船来到了港城你变了,变得都快不认识了!
李平自从来了港城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奔波,眼里充满了疲惫和迷茫。李康想要带李平回家。而李平却倔强地拒绝了。他说:“哥,我已经决定了,我要留在这里,我要为我的梦想而努力。”
李康被李平的决心打动,不再劝说,无奈选择了支持。
临近六月收麦期,李康请假回家帮二婶子收麦子,回家那几日正迎高考放榜日,李康抱着麦子从榜牌过,当李康抱着麦子从孩子们身边走过,邻居关切地问:“你弟弟考上了吗?”他的心猛地一颤,一股难以置信的情绪涌上心头。突然有人来了句:哎!康子,你弟考上了,怎么没和大伙说啊?
震惊的李康扔下麦子连忙朝牌上看去,鲜红的纸上果然印着“李平”那醒目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