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算计(1 / 2)

三皇子赈灾完回京,却被人拦路喊冤一事,不出半日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主要是那人选的时机太好,那个时辰正是做小本买卖的百姓进城的时候,守城官虽然早早就驱逐了百姓开道,但周围却围满了人,那人藏在周围的百姓中,又远远的就跪下开始高声喊冤,扬言太子要杀他。

这种热闹多少年也遇不见一回,百姓们自然伸长了耳朵听,一传十十传百的,可不就一阵风似的越吹越远。

众目睽睽之下,三皇子只能拦住要打杀那人的侍卫,将他带走准备私下问话。

可那人竟像是早有准备一样,从怀里掏出一份血书,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血手印,然后就跪地开始当众控诉起太子在当地横行霸道、迫害灾民的行径,声俱泪下,就连两旁听着的百姓也义愤填膺,差点没当场引起哗变。

一众迎接三皇子的官员也面面相觑,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形,这告状之人显然很聪明,深知他接近不了三皇子的身,否则恐怕状告不成,反而要被三皇子身边的护卫当成贼人直接杀了。

因此远远的不等接近那些护卫就跪了下来,高声喊着冤枉吸引众人注意,三皇子如今才刚在民间声名鹊起,这时候万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了他,这才让他得逞。

最终还是三皇子稳重,承诺将彻查事实真相,又问清楚了告状之人的身份,才叫来三司官员一同将那人先带回去。

如今有了这么多人瞩目,三皇子只要还想维护他的名声,就得投鼠忌器,不敢暗自动手害那人。

那人自然也明白这点,当众交出血书跟随三皇子一起进了城。

黛玉一整天都心不在焉,从薛宝钗他们离开后,黛玉就一直在回想上辈子的事情,好在她记性好,虽然已经过去许久,黛玉还是想起来,上辈子大概就是这个时候,豫州的确爆发过一阵乱子。

听说是豫州的灾民因为官府不仁,当地饿殍遍野,许多灾民走投无路之下开始叛乱,跟当地官府大打出手,由于叛乱的灾民人数实在太多,又恨透了官府,豫州好几个官员被杀,官粮也被抢走。

豫州官府不是灾民的对手,只好向朝廷求救让朝廷派兵镇压,结果朝廷派了兵过去,那些反叛的灾民却拿出当地官府跟太子勾结,侵吞赈灾钱粮致使当地百姓饿死无数的证据。

钦差大为震惊,赶紧上报朝廷,满朝哗然,皇上大怒,此事越闹越大,不仅仅是太子,就连几个勋贵也都参与进来,王子腾也牵扯了进去,不过幸而他牵扯的不深,被皇上下旨停职在家反省,当时贾宝玉跟贾探春几人还专程去王家拜见,因此黛玉才知晓此事。

这原本不关黛玉什么事,只是如今林璋玉成了十一皇子的伴读,偏偏那个告状的通判又撞在了三皇子的马前,此事怎么想似乎都有些巧合的过份了。

倘若三皇子处理不好,肯定要一同受太子连累,十一皇子跟三皇子一母同胞,向来同进同退,到时说不得也得被牵连,还会影响到林璋玉。

等到快晚上林璋玉才回来,脸色看上去有些疲惫,黛玉心疼不已,赶紧让人给他准备了饭菜,盯着他吃了才问起今日之事。

果不其然,林璋玉道:“此事看到的人太多,还有诸多官员在场,已经闹到了御前,听说皇上大发雷霆,责令由三皇子带领三司彻查,并且还派了钦差去豫州查明真相。”

黛玉问道:“钦差派的谁?”

“锦衣府赵大人,十一皇子同行从旁监督,明日就要出发去豫州了。”

黛玉蹙起眉头,都知道三皇子支持的是太子,十一皇子一向以三皇子为首,先是那个豫州通判撞到三皇子面前,如今皇上偏又派三皇子跟十一皇子彻查此事。

结果无论如何,三皇子指定是要得罪一方的,他如果执意保太子,势必会失了民心;可如果秉公执法,只怕从此后跟太子之间也必生嫌隙了!

如此两难的局面,倒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黛玉对朝局不了解,不知道是谁在后边谋算,也不敢随意揣测,毕竟这可是要命的事情。

林璋玉叹了口气:“三皇子本也不想接这个差事,无论结果如果都是出力不讨好,只是圣命难违,不容更改。”

黛玉又问:“那个拦路喊冤的豫州通判呢?”

“三皇子怀疑他背后有人指使,否则不可能那么巧就拦了三皇子的路,此次三皇子回京的时间是秘密的,就连皇上都是在三皇子临到京城头一日才知道,这个豫州通判怎么可能赶的时间如此恰到好处?

如果他早就到了京城,可是却不去大理寺也不告御状,偏偏非要等到三皇子回城才跑出来,那动机就值得推敲了。”

三皇子的想法与黛玉不谋而合,只是如今那豫州通判占了大义,必须得小心处理,否则一个不好恐怕反而要引火烧身。

黛玉想起上一世的事情,提醒道:“倘若这通判果真是被人扔出来当棋子的,那三皇子和十一皇子就需得小心了,背后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