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他闭上眼睛,努力回想前两次神力触发时的场景,试图回忆当时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在经过大半个小时的苦思后,他突然若有所悟:“对了,会不会是跟精神状态有关呢?神力似乎都是在我感到紧张,注意力集中时显现的。”
于是,他连忙站了起来,再次面朝大树,蓄势待发。只不过,这次他并没有急于击打大树,而是先全神贯注地盯着它,把它想象成是仇敌拉詹,正凶神恶煞地一步一步靠近自己。
“见到”拉詹,拉吉愤怒的情绪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他出于本能地将拳头使劲砸向“拉詹”。斑驳的光芒闪现,“喀嚓”声响,比两个人加起来还要粗的大树竟然被拉吉的一拳硬生生地打得折断了!
拉吉看着自己的拳头,兴奋地喊道:“成功了!果然是跟我的精神状态有关。”他感觉到自己似乎找到了运用“神力”的诀窍。虽然无法用语言形容,可他真实地捕捉到它了。那是一种身随心动,力随心发的状态。
满怀信心的他迫不及待地想试第二拳。很快,他又找了一棵大树做他的对手,模仿刚刚那一拳的情景,再次挥出拳头。然而,这一次,他的“神力”又失灵了,拳头打在大树上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看着大树,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那是因为他太兴奋了,无法像刚才那样完全进入到精神集中的状态,心里有了杂念。而一旦有了杂念,就难以顺利触发体内的“神力”。
因此,为了再次使出“神力”,他想方设法地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强迫着自己不去想多余的事情。可是,他越是这么做,心情反而变得越混乱。他发现,持续让自己保持聚精会神的状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总是很容易被各种事物分心。所以,尽管他很努力地练习了一整天,也只有少数几次是成功的,其他大多数时间都是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拉吉锲而不舍地不停练习,可始终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
晚上,疲惫不堪的他躺在篝火旁,仰望着星空若有所思。经过几天的苦练,他已经深刻领悟到了控制“神力”的关键在于控制精神这一点,明白到要想随意自如地运用“神力”就必须要先学会掌控自己的精神意念,否则就算再怎么努力练习下去也只是白费功夫。但问题是,精神意念的变化是十分玄奥、难以捉摸的事情,不是光凭自己在这里胡乱摸索,就能够取得突破的,只有通过专门的精神训练才能达到那种境界。所以,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结束这里的“修行”,等回到家之后,搜寻到精神修行的方法,再回来这里继续练习。
于是,第二天早上,拉吉一早醒来把行李收拾好,准备出发回家。他背着沉重的行李,沿着来时的密林小路,朝着森林公园的出口方向徒步走去。
由于这次修行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的心里颇感失落。沿途的森林旖旎风景,他也没有心情欣赏,只顾着向前赶路。
在森林中走没多久,他在一条清澈的溪流畔上碰到了一名正在修行的苦行僧。这名苦行僧瘦骨嶙峋、衣衫褴褛,正以瑜伽的莲花坐姿在在一颗大石头上面打坐冥想。
拉吉不自觉地被这名苦行僧吸引住了,停下了脚步,入神地观察着苦行僧。
他对瑜伽是有一定了解的,因为他的母亲和卡卓尔都曾经修习过瑜伽。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位苦行僧已经进入到了瑜伽中所谓的“入定”状态,因为他能够感受到僧人的身体似乎已与其周围的天地万物之间融为了一体。
这时,拉吉灵光一闪,忽然想到:“对了,这不正是我要追寻的精神修行吗?还有什么精神修行比瑜伽更有用。看来我根不需要回去找其他方法,眼前这位高僧就是我最好的导师了。”
于是,拉吉耐心等待苦行僧冥想完毕之后,就请求苦行僧教收他为徒弟,教他冥想的技巧。苦行僧听了拉吉的请求,见拉吉这么诚恳,确实有心学习,便乐于传经布道,将自己的所知所感全部传授给拉吉。自此,拉吉开始跟随着苦行僧,学习冥想技巧。
苦行僧告诉拉吉,自己所习练的瑜伽是王瑜伽。与其他派系的瑜伽相比,王瑜伽偏重于意念和调息,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王瑜伽练习冥想时,通过意念来感受实体的运动,控制气脉在体内流通,以产生不同的神通力。在进行冥想前,修炼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呼吸和感官,即“内制”,“调息”,“制感”。在冥想过程中,修炼者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专注于对神的想象,专注于对生命的思考。
为了让拉吉能更好地掌握要领,苦行僧向拉吉逐一讲解了一些有关湿婆神的传说与信仰,自己对“梵我一如”的见解,以及需要遵循的戒律。然后,一边自身示范,一边教授拉吉练习冥想时的坐姿体式,调节呼吸和内收感官的具体方法。
由于拉吉从小就受到印度教文化的熏陶,再加上他现在的体质感官异于常人,所以虽然他年纪尚小,阅历不多,但却能完全领悟苦行僧所教导的一切,一点就通。他遵照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