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宋文帝刘义隆
军事成绩:固执己见,打压将领,疏于军备和军队训练,贸然兴师,遥控指挥,致三次主动北伐全部失败。评价D,得零点五分
制度建设:“立钱署,铸四铢钱”,“按月分俸”,创造“四馆学”。评价A级,得四分。
外交策略:天竺国、呵罗单国、师子国、都婆娑达国、扶南国、苏靡黎国、婆皇国、婆达国,倭国君主遣使朝贡。
大夏国、柔然、北凉国、北燕、百济、高句丽进行交聘。
评价B级,得三分。
民生经济:“土断”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下令减轻和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元嘉之治”。评价B,得三点五分。
用人识人:识人不明。评价E级,得零分。
后世影响:元嘉之治,元嘉草草。评价B级,得三分。
总分:十四分
拓跋家和刘家明显不同,刘家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拓跋家则是一代胜过一代。
第一代拓跋珪是龙,第二代拓跋嗣是龙,第三代拓跋焘是强龙。
刘家第一代刘裕是龙,第二代刘义隆是蛟,第三代那些连蛇和虫都够不上,那是蛆。
刘宋可惜在用人不明,或者说用人不知,导致好不容易整军北伐,伐无主将。
不是用人不明,是实在没人了。当年那些死在关中的名将随便拿出一个都完爆宋文帝那些。
偌大个刘宋,总会有豪杰英雄诞生,怎么可能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缺乏的只是那个能够发掘提拔大将的慧眼明主。
宋文帝就是典型的好大喜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文景之治那么好的例子他不学!学汉武帝!
真有你的,一口气骂四个人,但话又说回来,就看后面那几代刘家天子,十个文景之治也救不回来。
刘义隆虽然被吐槽元嘉草草多,主要是因为北伐不利导致国内经济衰败,而且死于至亲之手,让辛弃疾给他出了名,但其实在南朝他的文治都是第一的,元嘉之治可不是吹出来的。
大唐,
坐在凳子上握着长孙皇后手的李世民淡淡评价着:
“宋文帝为了进行北伐,诛杀徐羡之等权奸,勤修内政,与民休息六年之久,然后方才准备北伐,这也不能说是没有好好准备。”
“北方的拓跋接连讨伐,军队西北征战不可能疲惫,这也不能说不是北伐的好时机。”
“但将领任用不当,是等于把士兵的性命白白送给敌人。”
望着天幕,李世民出神道:
“自晋朝、刘宋以来,国家法纪毁堕,伦理道德破坏,人皆尽丧廉耻之心,这种现象也并非一日。”
“周札响应王敦作乱,打开石头城门迎王敦入城,但死后却得以与卞壸、桓彝一同受到追赠、抚恤。”
“王谧把天子的印绶解下来交给桓玄,而等到桓玄死后,反归朝廷而任三公,不仅没有遭到惩罚,反而得到了荣宠的尊位。”
“像东晋、刘宋与王谧这样的臣子,都该早就灭亡了。”
“但东晋、刘宋其君犹能传及其世,士大夫犹能全其族者,何也?”
面对李世民的反问,李承乾抿了抿嘴,开口道:
“盖君臣之道丧,而父子之伦尚存也。”
南朝宋国六十年的政治以元嘉为线,可以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
正常阶段和神经病阶段。
元嘉之前属于正常阶段,皇帝像个皇帝,朝政基本正常。自元嘉以后,这个刘宋就坠入了深远之中。
作为刘义隆的第三子,捡了皇位的刘骏还是有作为的,像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厉行改革。
罢免侨户和推行土断之策,改善版籍混乱的局面,使国家编户有所增加。
又如限制士族封山占水和抑制兼并,打击豪强兼并的行为,减轻百姓负担。
提拔和全面起用寒门人士担任要职,进一步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特权。
削藩平乱,还夺回了被北魏侵占的济水北岸。
大汉,
刘邦眯着眼睛,狐疑不已。
你这么夸,那后面他一定是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吧?
弄的乃公好心慌啊,不知道顶不顶得住。
东晋安帝时期
刘裕正襟危坐。
开始但是吧,我顶的住。
但他不是个人,或者说,不愧是刘子业的父亲?
皇帝好色正常,那么大的后宫嫔妃任你享乐对吧。
但刘骏的好色跟银乱是古往今来排名第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魏书:“骏**无度,蒸其生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