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游戏竞技>穿越民国之烽火远征> 第50章 MIT博士和他的半自动步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MIT博士和他的半自动步枪(1 / 2)

此刻正在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的宋鸿飞感到有些郁闷,作为it的在读研究生、范内瓦·布什教授的助理、实验室里的‘新人’,苦累粗活自然由他这样的新人来干。

他每天需要昏天暗地的做些编制数据、编制计算程序、拆装机器部件、在控制插线板上接线等等这些‘低等’的活计。

正所谓新兵下连,老兵过年。

最开心的莫过于布什教授原来的助理托尼·杨,原本那些各种粗活都是他来干,现在他终于可以解放了,可以优哉游哉地指挥新兵宋鸿飞干这干那了。

最让宋鸿飞愤愤不平的是,托尼·杨这个家伙不但从此游手好闲,到处指手画脚,还一点也脸不红、心不跳地来蹭吃蹭喝,抢他做的中国菜一点也不跟你客气,真是没皮没脸还吃人手不软!

面对着这上古时代的机械式计算机,在经历过后世信息和网络时代洗礼,以及有过研制“x作战系统”时在国家超算中心进行仿真运算这样经历的宋鸿飞看来,感觉就像是顶尖的f1赛车手在卖力操纵着18世纪蒸汽动力的上古汽车。

不过俗话说得好,有失必有得。

宋鸿飞从头到尾、里里外外的把各种机械式、模拟式计算机的原理反反复复的摆弄了个遍——有点大厨的成长是从切萝卜开始的意味。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他就可以经常不必受限制地优先使用计算机,进行他设计所需的弹道和枪械力学计算。

布什教授经常被宋鸿飞各种天才般的主意所折服,宋鸿飞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新颖独到,更是真知灼见,往往一针见血,效果如药到病除般立竿见影,使得机器的计算性能有了翻倍的增长。

宋鸿飞在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的卓越工作,使得这台机器从最开始的机械式,逐渐加入了继电器,变身成机电式计算机。

再继续改进,加入更多的继电器,自动化程度翻天覆地般提高,综合性能更是如鸟枪换炮般经历了数十倍的增长。

布什教授时常难以置信的喃喃道:“鸿飞,有时候我不得不怀疑,你是否经历过比这台机器先进许多的计算机。我实在是不敢相信,在华夏国或是西点军校能有比it更先进的实力。。。”

宋鸿飞只好呵呵赔着笑,再奉上诸如:“全赖教授指导有方,领导得力。”等等一些彩虹屁。。。

枪械设计,绝对不是像后世的某些穿越爽文小说所写的那般,主角牛哄哄开了挂,简简单单画个草图,兵工厂就能立马加大马力开工生产。

甚至还有些网文,飞机、坦克、大炮画个外壳就能造!

可偏偏读者就爱这种无脑爽文!

宋鸿飞只能呵呵苦笑:“真牛逼!我也想小手一抖,天下我有!同是穿越,我怎么这么苦逼?!”

“涉及弹道学、气动和枪械力学太多的东西了,需要大量的计算,这台计算机虽然落后,但要是没有它,要我用手摇计算器还是算盘?!”

相同的弹药,栓动和高射速自动射击两种不同的方式,不论是枪机对枪管的冲击、振动,还是弹头加速旋转过程中对枪管的压力、形变、摩擦和高温烧蚀作用,都有天壤之别的不同。

不同的弹药,就更需要大量枪弹匹配设计的计算和验证了,就算是同一种武器和弹药,在冷、热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弹道不稳定的现象也会被严重加剧。

只有对这些变化的特征、形成变化的基础因素以及其相互作用间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准确高效的找到原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这一切,在宋鸿飞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没有问世之前,世界上枪械设计者的做法就是“画加打”,需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试射和纠错设计,才能最终迭代出来。

宋鸿飞的精确计算和设计的研究理论,可谓开创了先河,能够高效、准确的找出其的内在机理,并形成针对性的改进设计。

而他独具一格的先设计建模,再编制“算法”,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来辅助设计枪械,只怕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人!

范内瓦·布什教授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甚至对宋鸿飞说道:“鸿飞,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已经被陆军部和fbi的人盯上了,他们对你的研究很感兴趣。”

宋鸿飞并不感到意外,他哈哈笑道:“我的研究论文是公开的,谁都能引用!欢迎来合作!”

宋鸿飞对他设想的各种不同的结构,如长活塞、短活塞,偏移闭锁、旋转闭锁,机匣+机匣盖、上下机匣,直枪托、手枪握把,弹匣、弹链、弹鼓、弹仓等各种不同的结构,一样不落,全都进行了对比试验。

他又验证了机枪弹链、弹匣或弹鼓供弹的几种设计结构。作为步兵火力支柱的机枪,主要有两种供弹方式,一种是使用弹匣、弹鼓供弹,强调机动性;另一种是弹链供弹,强调火力持续。

在it研究和改进计算机的同时,宋鸿飞精心设计的半自动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