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第30章 谏废太子张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谏废太子张皓(1 / 1)

张皓,字叔明,出生在犍为郡武阳县(现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六世孙。

张皓从小就特别爱学习,经常自己一个人研究《律》和《春秋》这些经典书籍。

后来,他跑到京师雒阳去游学,结识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像广汉人镡粲、汉中人李郃和蜀郡人张霸这些人都是他的铁哥们。

永元年间(89年—105年),张皓回到家乡,开始在州郡里大展拳脚,当起了官。

过了没多久,大将军邓骘看中了他的才华,把他招到府里当官。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一路升职,最后当上了尚书仆射,这个职位他一干就是八年。

之后,他又去当彭城王刘恭的国相,期间还推荐了不少隐士,比如闾丘邈这样的高人。

到了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张皓被任命为廷尉。

虽然他不是法律世家出身,但他对刑罚断狱特别上心,还经常和尚书们一起讨论那些让人头疼的案件,他的很多意见都因为理由充分而被采纳。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的时候,汉安帝刘祜身边的奶妈母王圣和中常侍樊丰联合皇后身边的太监头子江京几人,在汉安帝面前说太子刘保的奶娘王男和厨子邴吉那些人的坏话,嚼舌根子还不算,他们还捏造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导致王男他们都被杀了,家属还被流放到比景。

太子因为想念王男和邴吉,常常叹气。

江京和樊丰担心刘保以后继承大位,会报复他们,又联合阎皇后编造罪名,陷害太子和东宫里的官员。

汉安帝听了很生气,就把三公九卿这些大臣们都叫来,商量要废掉太子。耿宝他们顺着汉安帝的意思,都说应该废掉太子。

但张皓和太仆来历、太常桓焉觉得不对,他们说:“按照经典的说法,不到十五岁的人,犯了错也不该怪他自己。而且王男、邴吉的事情,太子可能压根就不知道,我们应该给他找些好老师来教导他才对。废太子是大事,皇上您得三思啊!”但汉安帝不听。

退朝后,张皓越想越不对劲,又写了封信给汉安帝,说:“以前有个奸臣叫江充,他陷害戾太子,后来汉武帝后悔了很久。现在太子不过才十岁的年纪,还没怎么受过教育,怎么能这样就怪他?”

可惜,这封信送上去后,如石沉大海,安帝压根没当回事。

就这样,太子刘保被汉安帝废为济阴王。

到了永建元年(公元126年),汉顺帝刘保登基,他对张皓那是相当器重,直接就把司空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了。

张皓也挺争气,在任期间,那可是兢兢业业,还积极地向朝廷推荐了好多贤能的人。也因为这个,他是得到了天下人的一致好评。

不过后来还是出了点小状况。

有个清河人,叫赵腾,这人上书说有灾异变化,还对朝政指手画脚的,说,结果就被抓起来治罪了。

这事儿很快闹大了,一下牵连了八十多个人,都说他们诽谤朝廷,要被重罚。

张皓知道以后,那叫一个着急啊,赶紧上疏劝谏顺帝:“皇上啊,我听说尧舜那时候有敢谏鼓,三代君王还立了诽谤木,这不就是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嘛。《春秋》这本书,好事坏事都记,这才显得天子有度量啊。那些小民说话虽然不好听,但也是为了尽忠直言啊。要是把他们都杀了,那以后谁还敢说话啊?这不是把路都堵死了吗?”

顺帝听后深感醒悟,就把赵腾的死刑给减轻了,改成别的刑罚,其他被牵连的人呢,也有的被免职,有的被发配到边疆去了。

不过,到了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张皓因为阴阳两派互相针对,被免去了官职。

到了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张皓又得到汉顺帝重用,被提拔为廷尉。

在这一年,张皓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得知消息后,朝廷深感痛惜,特地派出使者前往吊唁,赐他在河南地界的一处地方安葬,让他得以安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