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我为张氏先祖扛大旗> 第24章 龙虎山天师张道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龙虎山天师张道陵(1 / 2)

张道陵,字辅汉,原名张陵,东汉丰县(现在的江苏徐州丰县)人。

道教创始人,因为他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被称为天师道,因此,他也被尊称为张天师。

相传,他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世孙,他老爸叫张大顺,十分痴迷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

传说张道陵老妈有一天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很神奇的梦,她梦到北斗魁星下凡了,手里还拿着蘅薇香草,对方把蘅薇香草往她怀里一塞,她突然就感觉一股异香进了自己肚子,然后就有了身孕。

他们回到沛县后,建武年间的甲午元宵节那日,生下了张道陵。

据说张道陵出生那天,黄云笼罩整个屋子,紫气充满庭院,连天空都亮得跟白天一样,他老爸给他取名叫“陵”,希望他能追随先祖脚步,一路登陵成仙,远离尘世纷扰。

张道陵从小就聪明绝顶,七岁那年就已经把《道德经》读得滚瓜烂熟。

后来进了太学,成了个书生,更不得了,五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这些书,他全都精通,跟着他学习的学生都有一千来个!

不过,张道陵总觉得读这些书虽然能长知识,但解决不了生死这个大问题,就放弃了儒学,改学起长生不老之道来。

他在26岁那年当上了江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的大官,可是这官没做多久,他就觉得红尘俗事太繁琐,于是辞了官,跑到洛阳北邙山(就在河南洛阳北边)隐居起来,专心修炼道法。

汉章帝、汉和帝两位皇帝听说他这么有才,都想请他出山当太傅、冀县侯什么的,可张道陵都婉言谢绝了。

从此之后,张道陵就开始了他的云游生涯,到处游历名山大川,寻找长生不老之道。

他先去了淮河,住在桐柏太平山修炼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和弟子王长、赵升一起坐船沿江南下,到了现在江西贵溪县的云锦山。

云锦山那个地方山清水秀,景色美得不得了,简直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张道陵一看就喜欢上了,就在山上盖了个小屋住下来,开始筑坛炼丹。

据说,他辛辛苦苦炼了整整三年,神丹终于大功告成。丹成的那天,天空中龙虎显现,瑞气缭绕。

自此以后,这座山便被人们称为龙虎山。

这一年,张道陵已经是六十岁的高龄。

他听说蜀中地区的人们都淳朴善良,特别容易被教化,一拍大腿,就决定离开龙虎山,前往四川的鹤鸣山,继续他的道教修行和布道之旅。

张道陵为啥选择去蜀地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他听说蜀地的人都很淳朴,好教化,而且那里有很多名山大川,简直就是创教的宝地!

其次,他还听说巴蜀地区疾病肆虐,老百姓都病得苦哈哈的,于是他就想着带上符箓和丹药去给大家治病。

入川后,张道陵先是定居于阳平山,后来移至鹤鸣山,他的足迹还遍布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等地,他在这些名山中精思炼志,不断修行。

到了永和六年(141年),张道陵已经完成了24篇道书,他自称“太清玄元”,开始广收门徒,设立教义,建立道教的小团队。

所有信奉他的人,都得交五斗米作为入教费,所以当时他这一教派也被称为“五斗米道”。

而在142年,张道陵宣称太上老君亲自降临,传授给他“三天正法”,并任命他为“天师”。

也在这年,他又得到“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和“正一盟威妙经”,并被赐予“三天法师正一真人”的称号。

他还说太上老君在汉安帝二年设立了二十四个治所,即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分为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并嘱咐张道陵负责这些治所的布化工作。

于是,张道陵大师在巴蜀地区建立了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也就是二十四治。他还设立了祭酒这个职位,分管各地信徒,就像地方官员一样。

从这时候开始,道教就有了正规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大家也都叫它“天师道”。

张道陵在蜀地用符水、咒法为当地的百姓看病,还教大家怎么取盐,后来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方法叫做“陵井”(用咸井水熬盐)。

百姓们得到了他的恩惠,尊他为天师,他的弟子数量也迅速增长到数万户。

为了维持教派的秩序,张道陵大师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让弟子们根据各自的情况轮流贡献米、绢、日常用品和柴火等物品。他从不使用严厉的刑罚,而是用善良的道理来教育人,引导大家走上正道。

如果有人生病了,张道陵还会让他们写下自己从出生以来犯过的错误,然后亲手把这些纸条投进水里,与神明立下誓言,保证以后不再犯错。

张道陵特别尊敬老子,把老子当作道教的祖师爷,还把《老子五千文》当成最宝贵的经典。他自己还写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