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445章 表里如一(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5章 表里如一(上)(1 / 3)

第445章 表里如一(上)

意见归意见,但李胜利对于中医师的看法,也是有其见解的。

大批量、工业化的造就中医师,在中医行内,也不算什么难事,甚至比西医要简单的多。

一套医宗金鉴背完,大致的脉诊入门,用不了四年时间,就能培养出能诊脉看病的中医师。

但这种中医师会不会治病,就不怎么好说了,运气好碰上的都是医书里的病症,或是只拿会的东西来看病,其他的一概不接,随着经验的增加,也能混成名医的。

但这里面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会的也就那么多,患者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就只能用病痛来形容,而这些代价,这类中医师怕是很难自知的。

但不自知并不意味着没有付出代价,只是付出者跟肇事者都不清楚罢了。

“中医药需要慢慢的归于科学,这是报纸上说的,报纸我带来了,这上面的观点虽说居心不良,但未必不是个说辞。

科学跟中医,总有不搭噶的地界,在我们内部,要说的不是科学,而是严谨。

医患乃一方托付生死、一方倾尽所学的关系,早前人命如草芥,一个医师坐诊,一年误诊几个,害上几条性命,无非不要诊金或是赔上俩钱就能完事。

但现在不同了,以人为本是基础,中医既然是救命之学,就不能因为自身所学不够,导致患者误诊。

以前的中医,主要还是为了饭辙,以后的中医,就是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了。

这个前提之下,只要条件足够,对中医师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半吊子的医师,虽说也能治病,但也会害命。

这是立场、觉悟跟出发点的问题,讲的不是难易与否。

赤脚医生的报道,诸位大概已经看过了,没看过的,连着这里的报纸一块再瞧瞧。

以后,学中医的,不够格就是赤脚医生,够格之后,才能称为中医师的。

门槛我们自己要提高,要求我们自己要增加,为什么要返本归源,就是为了量化我们自己用的!

中医无法被量化,那也是诡辩之说,中医典籍之中有理论,药方之上有剂量,怎么可能无法被量化。

不能被量化,只是修饰的说法,经验医学说的也不错,没有量化的前提下,能治什么病,救治过多少患者,就成了约定俗成的标准。

但这是不对的,中医虽说无需科学化,但必须规范化,涉及病患的生死,严谨性也是必须要具备的。”

标准就是李胜利看来需要改变一下的,返本归源,简化理论的过程之中,用药就有了理论参照,厘清药性之后,就有了剂量参照。

一个方子,外人看不明白,内行人是看的明白的,药剂的剂量因何而用,是需要有医理支撑的,走量化之路,走理论支撑实践之路,也是中医所必须做出的改变。

此药不成就换别的方子,笼统的去治病,随着科技、生活的发展,稍有错失,这在以后就算是医疗事故了。

中医备受诟病的原因也在这里,深究一下,医理不清,才是根本。

就跟伤寒、温病之分一样,同样的病症,医理是大不相同的,一种病百种药,不是不成,但需要有站得住的医理做支撑,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典籍记载,更不能有相悖而行的说法。

方剂之中,大剂量使用有毒的药材附子、半夏,也不是火神派所独有,但真正能用起来的,也就火神派了,这其实也是医理、药理不明的症结所在。

本草正义之中说,附子乃辛温大药,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乃斩关夺将之大药。

而现实用药之中,遇上需用附子、半夏之类的方子,多半的中医师都要斟酌一下,不是减少用量,就是多用甘草之类。

原因无他,药材有毒,万一失误就要人命,切身利益相关,医理、药性不明的前提下,自然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了。

再比如李胜利在麻杏石甘汤进延之中超量使用的石膏,正常方剂的石膏用量,差不多七八钱就算放胆施为,超量用药了。

原因也差不多的样子,缘石膏药性猛烈足以伤人,这还是煅石膏,用生石膏则药性更甚。

而麻杏石甘汤进延之中的生石膏用量,则是用了张锡纯的法子,外感实热转证生石膏一两左右,若实热炽盛则根据病症增至四五两或七八两。

医理就是微寒难灭寒温燎原之热,一旦拿出来说道一下,还是各有各的道理,用与不用、能不能用都说的清楚。

细至方剂,李胜利也不会拿出来说话,那是辨不清的道理,大略说下也就够了,无非提高中医师的理论基础而已。

李胜利的说辞,在屋里众人看来,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还是比较理想化的。

事是这么个事,但做不成,按照这种说法,屋里这些名医名家,起码要刷一半下去做赤脚医生的。

真按照这个路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