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第444章 基础(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4章 基础(下)(2 / 3)

赫然在列。

有陆总的王院长在,话就不能按照刚刚想的来说了。

各地医家在京,一天的靡费不少,鸠占鹊巢也得给人一个说法的。

“各位,上午已经介绍过了,我就不再多此一举了。

请诸位进京,咱们主要还是为了陆军总院的新割治科立项做背书的。

如今陆总这边的中医门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流程,接下来我跟大伙说一下,对不对的,也请诸位论一论。”

对中医师的传承而言典籍是基础;对一个医院而言,系统的流程就是基础。

就医的流程不对,医生再好也是白费,就跟遇上外伤不做检查,直接缝合一样,万一有内伤,或是伤口之内有肉眼看不见的污染源,缝合的伤口还得再打开一遍。

中医跟西医不同,流传至今,内科才是基础,表症跟内症要有关联才能立方。

眼红肿,不管内火,不分虚实直接上眼药,那就是主次不分的庸医了。

西医的分科,跟中医理论是相悖的,眼肿不看眼科,嘴里生疮不看耳鼻喉,牙疼或许也是因为心火旺。

中医按照西医的分科来看病,中医师如果得力还好说,不得力,病情可能就会越治越严重。

规划系统的问诊流程,部里跟中医司之前也做过,那就是中医条例了,虽说五一年条例里的大多数都被废止了,但一些还是流传了下来。

四大中医院还好说,有名医名家坐诊,话语权相对充足,该怎么问诊,医院也得征求医家的,所以相对而言流程算是规范。

但在下面的医院就不同了,中西医混杂在一起,也是大杂烩一般,遇上不懂行的直接拿中医条例说事,中医师的话语权再弱一些,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李胜利给规划的就医流程也很简单,无非中医的望闻问切在前而已,同时,将抓药也放在了门诊上。

废医存药可要不得,中医被说成是经验医学,也是不无道理的,但经验之中还有药性一节,这玩意儿可不是电脑能玩转的。

真正的医家大多玄奇,许多时候,就在用药上体现,这是一生经验的汇总,或许理论不清,但就是能药到病除。

一些简单病症的问诊上,中医其实很简单,只要脉象能入门,就能照着医书看病,这也是后世有人想让电脑取代中医的理论立足点。

但病可不都是简单的,真要到了疑难杂症的程度,别说电脑了,就是用量子计算机也玩不转,因为有句老话叫做医术通玄,这就跟逻辑没关联。

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是中医门诊的基础,新割治科也是一样,外病内治可不止是说辞。

不提外伤,就说骨伤,伤筋动骨一百天,李鬼手用上方剂,就能让简单的骨折患者一月下地。

马店集的王庆平就是例子,三月不到,已经可以走动了。

洼里的赵满屯也已经能下地行走了,今年秋收他也能赶的上。

按照西医打钢钉固定的流程,明后年的秋收,赵满屯能不能赶上都是个问题,说不定后遗症稍多,人就只能架着双拐走动了。

李胜利提出的中医门诊,首先过望闻问切一关,在座的众人也没有异议。

只是医药同路这一节,陆总的老王,提出了问题。

“胜利同志,医院还是有其规章制度的,医药分离也是医院的规章,放在一起,不妥吧?”

老王的说法,在座的一大部分人也认同,医药同路或是医药异处,都有现成的例子。

许多坐诊的中医师,都是只开方子不抓药的,药铺的存在,补足了这一点。

再有一点,老王也是有其出发点的,遇上传染病,诊室跟药房在一起,难免会有二次污染,这事到哪都是道理。

“这一点可以不做硬性要求,但中医师必须熟悉中药也是从医的基础。

连药性也不清楚就开方,吃坏了患者,算是医疗事故还是算患者倒霉?

药学,以后也要作为中医师的必修科目,可以不学,但也不要想拿正规的中医师牌照,这一点就是硬性的要求了。

药学不过关,就只能是学徒,中医内部的严谨还是需要提一下的。”

李胜利单独拿出了药学,而且将之作为硬性的要求,就得不到众人的认可了。

学医本就艰难,学医不学药的医家也大有人在,医药分离,其实也不是外人搞出来的,根子还是在中医内部。

自小学理论,能够着柜台了就去当药工,药工做完才能坐诊,有传承的医脉还得走一遍药山。

在座的众人,不少就有这样的经历,药性难以厘清的前提下,如果去掉识药、辨药一节,中医师的成长,至少可以缩短五到十年。

当然基础的药物知识还是要有的,这些医书典籍里有记载,学会了典籍之中的药物知识,在大多数人看来,也是够用的。

“往常的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