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虽然坐在这里,但是却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只有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只有太阳才知道,这里此刻坐着两个人。
感受着姜华的实力,太平道人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所有人都小看了姜华,全天下人都觉得以姜华的资质成为大真人是迟早的事儿,但也都觉得,此刻姜华尚未成就大真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太平道人也不敢相信,姜华竟然已经是大真人了!
姜华才多大啊?
发布灭道令那会儿他才十六七岁,如今的姜华,还不到八十岁就已经是大真人了。
想到这里,太平道人就想到了一个传说,一个猜测。
很多人都曾经研究过姜华的发家史,有的人说,姜华能看透未来。这本事不奇怪,有这本事的人多了去了。区别就在于,姜华看到的未来准确度极高,代价也不算大。
还有人说,姜华手中肯定有重宝。大概率是灭道令发布之后到百家元年这一段时间获得的,所以姜华才能从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在短短一年之内成了羽士。又在短短五十年内,缔造了这么一番大业。
灭道令发布之前,姜华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修士,十六岁的方士,有什么好说的?
看看如今的盐城,十亿百姓,光是方士就有一亿。至于十六岁的方士,可谓是比比皆是。初级学宫的超凡率已经高达一成,这还是仅仅只统计毕业之时就已经靠着自己本事突破的人。
这里,并没有统计毕业之后服食筑基丹的人,也没有统计毕业之后,老死之前,一朝顿悟,诞生法力的人。
也就是说,如今盐城的儿童们,从五六岁的时候开始入学,一学就是十到十二年,这么多年后,有至少一成的人,能当场突破。
那个时候,年纪大一点的,也就才十七八岁而已。
十五六岁的方士,在如今的盐城,也就只能说得上还行,连人才都算不上更何况是天才呢?
接着,短短一年内成为羽士,你要是没获得灵宝,谁信啊?
甚至还有人猜测说,姜华不只是获得了灵宝,他获得了天命灵宝!
他获得了类似九鼎、开山斧、定海神针之类的天命灵宝,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取了天命,也获得了天命灵宝的认可,最终才有了今天。
过去的时候,太平道人一直觉得天命灵宝之说很不靠谱。可是近距离感受姜华的实力之后,太平道人觉得,这也不是不可能。
轨车车站附近,大量的百姓,开始拖家带口的离开。
自从七日之前,太平道人同意自由选择之后,就陆续有百姓乘坐轨车离开。
“这些百姓,将先乘坐轨车,一路坐到港口,接着稍作休整,就会坐上前往燕国的大船。”
“海路之上,一日夜间可行驶一千里,每隔五百里就有一座浮岛,就有一座人造岛屿,这些岛屿之上有着各种房屋,还有着早就准备好的美食。每一天,百姓们都可以在浮岛之上享用一顿丰盛的饭食。”
“虽然距离燕国有着足足三十万里之遥,可是海路上也只需要三百日时光。再加上中途休整的时间,此行大约需要一年。”
“此次迁徙,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迁徙的最少,只有两万人左右。主要是探路,跑一跑这条路,看看实际旅途会遭遇哪些困难并记录下来。”
听着姜华的讲述,太平道人缓缓点头,心也就放下来了。
虽然这些百姓、道人的想法和太平道人不一样,但实际上哪怕到了此刻,大多数选择离开的道人,依然和黄天意志保持着联系,依然获得了黄天意志的认可。
很显然,哪怕直到此刻,这些人也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致太平的理念。
“哎,明明都认同致太平的理念,可是如今却分道扬镳。”
“作为道主,我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保证此行的安全。”
姜华说道:“安全肯定是可以保证的,燕太子丹可是被我狠狠的敲了一笔,他给了很多钱,给了很多燕国特产,比如长白山之上的人参,万年参王都有好几百株……”
“他给足了路费,孤自然会严格保证此行的安全。”
“除了每五百里就有一座浮岛之外,每三千里就有一座大型浮岛。而且此行迁徙之时,尤其是第二批人最多的时候,会直接让浮岛跟着一起走。”
“到时候除了五百里的浮岛之外,还有大量的浮岛,直接跟着船只一起离开。百姓们居住在浮岛之上,日常生活,一年后就到了燕国,这条路是最安全的。”
“而且,此刻燕国正在建设港口,也正在铺设轨道,建设轨车,等到百姓们去了,就能直接乘坐轨车,前往燕国。”
至于燕国到底怎么改革,能否改革成功,那就是燕太子丹的事儿了。据姜华所知,燕太子丹和自己亲爹的关系可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