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话里把自己兴奋的情绪宣泄一番之后,周永航的情绪总算平静下来。
他想起了杜义山来603所的那天似乎说过,机翼的颤振分析工作,以及后面对主动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控制率设计,都是由对方的一个学生完成的。
“老杜,等到这次运7-200a飞机更换新机翼完成首飞,我一定要向上级给你,还有你那位学生请功!”
电话那头的杜义山跟周永航也是老熟人了,哪里会不知道后者在想些什么:
“呵,请功的事情提的这么主动,这是看上我的学生了”
“话不要这么说嘛,什么你的学生我的学生,那都是国家的学生。”
被拆穿了心思的周永航也并不感觉到尴尬,而是继续说道:
“再说了,你老杜现在退居二线,手里也没有主抓的型号,这么有天分的年轻人,毕业之后还是要到我们这种一线单位历练历练才行啊。”
不过杜义山完全不为所动:
“你个老狐狸,我在盛京都能听见你心里面打算盘的声音。”
“不过这次你可要失算了,这个学生今年才上大三,离毕业且有些年头呢,你呀,退休之前估计是沾不到他的光咯。”
“大三”
另一边重新坐回椅子上的周永航一脸见了鬼的表情:“你可别诓我,那技术文档我都看过,里面很多东西本科阶段根本就不讲。”
“你要是不信可以到我们京航来看看,我在这种事情上骗你又没好处,再说了,凡事都得等着课上讲过才会还叫什么天才本科阶段提前上研究生课程的学生每年都不少,只能说人家确实是天纵奇才。”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杜义山也能理解老友的心情。
哪怕是他自己,在刚接触常浩南的时候也是屡屡被其所震惊。
“真是大三”周永航听着杜义山的语气不似开玩笑,只好叹了口气有些可惜地说道:
“那确实没办法了,到博士毕业还有小十年功夫,等不了咯……”
常浩南破格直接攻读博士的事情目前知道的人还很少,所以周永航是按照正常硕士+博士的流程算了时间。
然而这个时候,杜义山却是话锋一转:
“不过老周你刚才说得对,这么有天分的年轻人,确实得经过一线的项目历练才能成大器。”
“哦”
周永航感觉事情似乎还有转机,瞬间来了兴趣:“你有什么想法”
“嗯……我需要你帮我个忙。”杜义山思索片刻之后回答道:
“不过丑话说前头,虽然我确实准备让他提前参与到重大项目里面去,但你们那个新客机不行,不够格。”
“难道你是要让他……”
考虑到杜义山正在60所开会,再加上他竟然觉得运7-200a项目都不够格,周永航几乎是立即就猜到了对方的想法。
“猜到就行了,不用说出来。”杜义山知道周永航肯定能领悟到自己的意思,因此没有让对方继续说下去:“你就说这个忙你帮不帮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时间。
“你说吧,要我干什么”
华夏航空工业是一个整体,虽然各所之间会存在一些竞争,但周永航作为老同志,还不至于狭隘到只顾着自己603所一家的利益。
杜义山见状也不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别等到更换新机翼完成首飞了,你们不是已经确定那个主动颤振控制方法可行了么,现在尽快想办法把它弄成先进经验,在航空系统内部先宣传起来。”
八三工程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虽然重要性已经赶不上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但想往里面塞个本科生也绝对不是杜义山自己一句话就能做到的事情。
他至少得证明这个本科生有足够的能力才行。
而对于这种大项目来说,仅仅一篇航空学报上面的论文肯定是不够看的。
所以杜义山才需要让603所方面先把颤振主动控制的成果给宣传起来,到时候常浩南作为这个先进经验的主要贡献者,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好的,我马上让人去办。”
周永航略加思索就明白了杜义山想要做什么,因此果断答应了后者的请求。
本来他就打算这样结束通话,但旋即又想起来了一件事情:
“对了,老杜啊,这次运7-200a换装新机翼之后,其实跟老运7相比完全已经脱胎换骨了。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从未来的市场方面考虑,继续叫这个名字都有些不妥,你来帮我们想一个新名字吧。”
运7飞机的仿制原型是苏联于60年代末期投入使用的安26运输机,而这两个名字的口碑都比较一般。
尤其是进入0年代末90年代初,华夏民航接触到图54m、m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