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到吴大志说话之后,不由都看向了河面。
同时纷纷举灯补光。
只见河面之上,原本氤氲的雾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散!
“难道是那条红色怪蛇回来了?”吴夺张口说道,说着不由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化肥。
化肥却没有异常表现,而且它并没有专注于河面,仿佛毫不在意。
吴大志沉吟,“或许,是因为打开了秘藏之地的‘门’。这里头,藏的是木性青州鼎,木生火,火气溢出,逼退了雾气。那条红色怪蛇,不也是因为火性影响而变异的么?”
葛亮点点头,“应该是这样。”
“那就再等一会儿,看看那条红色怪蛇会不会回来。”吴大志接着说道。
雾气散尽了。
众人调整站位,又向两侧观察了一番。
这一段地下河是东西走向,河面之上的空间,东西长达百米以上,顶部高低起伏,总体趋势是中间高、两端低。
河道两侧的石壁基本都是垂直的。
而在东西两端,河面之上就没有空间了,河水进入了看不见的封闭河道。
大家就这么等了十几分钟,并未见河面有什么异样,看来,那条红色怪蛇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出现。
“先进去吧。”吴大志终于开了口。
大家也都没有表示异议,先后进入了圆形通道。
通道内不能直立行走,挺别扭,好在不长,很快就到了一处空间之中。
这是一间方形石室,地面边长能有七八米,高度则在三米左右。
圆形通道口在一面石壁的底部,而在对面的石壁上,还有一个门洞。
门洞的形状不太规则,大致算是个正方形,高两米多,宽也两米多,通行倒是很宽绰。
吴夺打灯照射通道内,在数米的平行地面之后,便出现了直角转折,看不到后面的情况了。
这里的空气状况不错,而且并不怎么潮湿。在靠近地下河的这种环境中,不潮湿应该是青州鼎生出的火性使然。
“走吧,继续。”吴大志抬抬手。
这回化肥先颠颠进去了,吴大志一看,便就跟在了后面,其他人也跟着进去了。
前行数米,转弯儿,依然是同样高低宽窄的通道,前行十几米后,又出现了转折。
如此转折了三次,终于出现了直道。
不过,这条直道的方向是直的,却不是平行的了,而是向下的,同时有阶梯。
这阶梯也不是寻常楼梯那样,而是每隔两三米才有一道阶,落差一尺左右。因为通道比较长,打灯远看,还是有阶梯的感觉。
这条阶梯通道长百米以上,而且整体高度提高了,得有三米左右。工程量不小。不过从通道壁来看,土石混杂,已经不是纯岩石结构。
终于走到了尽头。
眼前出现了一个圆形大拱门。确切地说是拱形门洞,并没有门。
进入之后,里面的空间挺大。
类似于一个穹顶大厅。
地面是圆形,直径足有五十米,顶点高度也得十米左右。
如此大的空间,并没有任何支撑,除了本身的地质结构,看起来主要是因为穹顶有点儿特殊。
这穹顶和一般的穹顶不太一样,像是无数小三角形结构组成,也就是顶面并不光滑,只是整体上是穹顶的样子。
这个大厅是封闭的,众人并没有发现其他出口。
而且,大厅里也并没有什么独立的结构看起来能容纳青州鼎的样子。
整个大厅里最显眼的,是居中的一块大石碑。
石碑高达三米,宽一米半以上,厚有二十厘米,青石质地,是一整块儿,打磨得十分精细。
碑下底座并不是常见的赑屃之类的龟形,而是八角形,高约一尺,边缘是斜面。
石碑是嵌入到八角形底座中的。
石碑一面有刻字,两列竖向,一列四个,一共八字,熟悉的金文字体。
另一面无字,却有圆圈和线条,乍看起来像是一幅星图。不过圆圈和线条不多,细看却又不像是星图。
这个大厅里除了居中的最显眼的石碑,还有一些石柱,石柱都没有底座,是直接插进地面的。
石柱的高低粗细都一样,高度约有一米,直径十几厘米,顶部半球形。
吴夺数了数,一共二十四根。
二十四根石柱的分布,是以石碑为中心,在四个边的方向之外,分成四组,每组六根。
每组当中与石碑最近的石柱,与石碑相隔大概五米左右。
每组石柱的排列方式并不相同。
居中的石碑是坐北朝南的,碑文冲南。
东边一组六根石柱,是东西方向直线排列。
西边一组六根石柱,是东西两排并列,每排三根。
南边一组六根石柱,是三角形排列,冲向石碑最近的位置是一根,然后向南第二排是两根,第三排是三根。
北边一组六根石柱,是六边形或者说圆形排列。六根石柱的点位,连直线是一个六边形,连弧线是一个圆形。
除了石碑和石柱,整个大厅就没有别的什么特殊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