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赵祯放下手中的书卷,眉宇间不自觉地露出担忧之色。
能得执政太后亲自召见,对于官员自身的地位其实是一种隐性的提升,但关心则乱,他还是怕狄进顶撞了大娘娘,落得个被贬出京的下场。
所幸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年轻的官家同样有所成长,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垂拱殿议的,都是朝堂政务,狄卿才干出众,大娘娘定是有要事嘱托,唤阎都知来!”
阎文应很快前来“官家!”
赵祯直问“馆试如何?”
阎文应已经知道,狄进把重礼全部折合成铜钱,运了整整两大车,还给了义子阎士良,固然很是失望,但还是不愿得罪对方,立刻答道“狄三元才学出众,馆试自是从容以对,圣人亲见,亦多称赞其宠辱不惊,授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
这正是赵祯当初定的官职,却是不合规制,如今狄进同判兖州归来,倒是不会有臣子明面上反对了,当然如果按照赵祯的想法,至少也该直史馆,再得一个实职差遣。
现在这样也还行,赵祯知道自己没有执政的权力,必须沉住气,颔首道“大娘娘圣明!”
阎文应很清楚,官家招自己来,就是问明垂拱殿内太后到底说了什么,换成平常,他是万万不敢乱传话的,但此番太后似乎有意让官家知道一些事情,便接着道“圣人还有意,让狄直院提举机宜司呢!”
“提举机宜司?”
赵祯目光一亮“大娘娘圣明!狄卿有破案之智,查敌之明,此前正是他挫败辽人的阴谋,如今机宜司若能由狄卿统领,定能肃清邪氛,还京师以安定!”
对于机宜司的建立,赵祯确实是认同的,他对于皇城司并没有好感,认为这群人已经难以发挥出当年太祖成立时遏制外敌的作用,另立机宜司是合适的,如果自己信任的狄进能掌管这个部门,那就是两全其美了。
阎文应想到机宜司夺走了原本属于皇城司的权力,就是一阵窝火,却没有丝毫表露,反倒以惋惜的语气道“狄直院以年少难当重任为由,并未应下此职……”
赵祯怔了怔,目光微微一闪,突然意识到,大娘娘突然给自己看重的臣子如此大的权力,这其中定有蹊跷,缓缓地道“狄卿此言不无道理,他终究年轻,若提举机宜司,朝中恐有非议,大娘娘应另择人选……”
阎文应道“狄直院同判兖州期间,擒获一位渤海王族后裔,感于国朝圣德,投诚归顺,此人对辽民多有了解,圣人便有意,让他入机宜司效命,任提点机宜司,位在提举之下,可为副手!”
“还有这等人?你仔细说说!”
赵祯是真不知道大荣复,待得听完了阎文应的讲述后,点头道“大娘娘安排妥当,不过朕听闻机宜司乃曹相公力荐重兴,曹相公可认同这位渤海遗民么?”
阎文应见官家终于意识到了关键,立刻道“圣人的旨意已经传入政事堂,曹相公确有不同见解……”
赵祯沉吟片刻,开口道“曹相公昔日使辽,为两国止戈罢战,立下大功,然辽人表面遵守盟约,暗下派谍细乱我国朝,居心叵测,此事朕以为,大娘娘处置的圣明!外夷之辈,向来畏壮侮怯,辽国以谍细试探,我朝自当还以重击,机宜司此番再立,万万不能让辽人看了笑话去,大荣复当用,提点机宜司!”
三声大娘娘圣明,第一次是敷衍,第二次是认同,第三次则是交换。
朕助大娘娘一起打压擅作威福的功勋旧臣曹利用,大娘娘也该用朕看重的臣子,正如晏先生临行前的暗暗告诫,还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这每一步,都是朝着那個方向的努力!
……
“我……我要当官了?还是抓捕辽人的大官?”
大荣复呆立原地,被突如其来的幸福险些砸晕过去了。
狄进等他兴奋过后,才淡淡地道“你觉得这是好事?”
大荣复当然觉得是好事,还认为这是宋廷看重了自己的渤海王族身份,所幸他知道即便提点了机宜司,跟眼前这位还是比不了,赶忙道“下官于仕途并无了解,还望指点!”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姿态放得很低“下官能有这般前程,多亏了公子引入正途,此后保证唯公子马首是瞻!”
对于这种所谓的发誓效忠,狄进是半个字都不信的,两人这是在书房中议事,也不藏着,直接问道“枢密使曹公利用,你了解他吗?”
大荣复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不知。”
狄进本来只是打开话题,没想到对方真不了解,顿时颇为无语,宋朝别的官员不知道也就罢了,曹利用是澶渊之盟的关键人物,既想反辽,怎能连这位都不知道,但也只能把曹利用的生平事迹介绍了一遍。
大荣复听明白了,这个人大大的可恶,宋辽开战多好啊,当时说不定努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