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为植物体的营养器官,具有向光性。
2.叶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还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少数还有贮藏或繁殖功能。
3.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4.叶片、叶柄和托叶三者俱全的叶称完全叶,如桃、梨、桑的叶。
5.叶片、叶柄和托叶缺其中之一或二者,则称为不完全叶,如女贞、柴胡的叶无托叶,莴苣、荠菜的叶无叶柄,台湾相思树的叶既没有叶片,也无托叶,仅有由叶柄扩展成的叶状病。
6.有些植物的叶具托叶,但早脱落,称托叶早落。
7.叶片一般为绿色的扁平体, 分上表面(腹面)和下表面(背面)。
8.叶片的形状、叶尖、叶基、叶缘等因种类的不同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9.叶片中的维管束形成叶脉,在叶内起输导和支持作用,其中最粗大的叶脉称中脉或主脉,主脉的分枝称侧脉,其余较小的称细脉。
10.叶柄是连接叶片与茎的部分,常圆柱形、半圆柱形或扁圆柱形,常于腹面凹陷形成沟槽。
11.叶柄有支撑叶片,使叶片在最佳的空间接受最多的阳光,输导叶片与茎间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等功能。
12.有的叶柄基部有膨大的关节,称为叶枕。能调节叶片的位置,如含羞草。
13.有的叶柄能围绕各种物体螺旋状地扭曲,有攀援作用,如旱金莲。
14.有的叶片退化,叶柄变态成叶片状,以代行叶片的功能,如台湾相思树(除幼苗时期外)。
15.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全部扩大成鞘状,称叶鞘,叶鞘部分或全部包裹着茎枝,加强茎的支持作用,或保护茎的居间分生组织和腋芽,如前胡、当归、白芷等伞形科植物叶的叶鞘,是由叶柄基部扩大形成;淡竹叶、芦苇、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叶鞘,是由相当于叶柄的部位扩大形成的。
16.在叶鞘与叶片相接处的腹面还有一膜质的突起物,称为叶舌。
17.在叶舌的两旁,另有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耳状突出物,称为叶耳。
18.叶耳, 叶舌的有无、大小及形状,是识别禾本科植物的重要依据。
19.某些植物的叶不具叶柄,叶片直接着生在茎上,称为无柄叶,如石竹叶。
20.有些无柄叶的叶片基部包围在茎上,称抱茎叶,如苦荬菜叶。
21.如果无柄叶的基部或对生无柄叶的基部彼此愈合并被茎所贯穿,称贯穿叶,如元宝草叶。
22.托叶是叶柄基部的,随书物通常成对而生。托叶的形状和作用,也有多种多样的。
23.叶片的形态:叶形、叶绿、叶尖、叶基、脉序、叶的质地。
24.叶片的形状是根据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以及最宽部位的位置来确定。
25.叶片的长度占绝对优势,为线形叶、剑形叶等。
26.若长度与宽度的接近,或是略长一些,而最宽部位在叶片中部,为圆形、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等。
27.若最宽部位偏在叶片顶端,则成倒阔卵形、倒卵形和倒披针形等。
28.叶形主要有以下几种:针形,如松针叶;线形,又称带形或条形,如韭、麦门冬叶;披针形,如柳、桃叶;椭圆形,如芫花,刺槐叶;卵形,如桑叶;心形,如紫荆叶;匙形,如车前草叶;箭形,如慈菇叶;盾形,如莲、蝙蝠葛叶等。
29.叶绿,即叶片的边缘,当叶片生长时,叶的边缘生长若以均一的速度进行,结果叶缘平整,为全缘叶。
30.常见的叶缘有:全缘,如女贞、樟叶;波状,如茄、槲栎叶;锯齿状,如茶、月季叶等。
31.叶尖,即叶片的顶端。
32.叶尖常见的形状有:圆形,如细辛、海桐叶;钝形,如厚朴叶;急尖,如金樱子、金荞麦、刺蓼叶;渐尖,如何首乌、响叶杨叶;倒心形,如酢浆草叶;尾状,如尾叶香茶菜等。
33.叶基,即叶片的基部。
34.各级叶脉在叶片上的排列方式称脉序。
35.脉序主要有三种:网状脉序、平行脉序、叉状脉序。
36.网状脉序:主脉明显,侧脉和细脉分枝形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37.网状脉序又因侧脉分枝的不同,分羽状网脉和掌状网脉。
38.侧脉自主脉分出,似羽毛状,细脉仍呈网状,为羽状网脉,如枇杷叶、夹竹桃叶等。
39.一对以上的侧脉自主脉基部分出形如掌状,细脉也连结成网,为掌状网脉,如蓖麻叶、葡萄叶等。
40.主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发出,大致互相平行,至叶片顶端汇合,平行脉序,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