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植物茎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是种子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
2.茎通常生长在地上,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躯干,但有些植物的茎生长在地下,称地下茎,如白茅、姜、射干等。
3.茎具有输导、支持、贮藏和繁殖等生理功能。
4.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根吸收来的水分与无机盐,都是通过茎输送到植物体的各器官,以供生活所需,故茎具有输导功能。
5.植物的叶、花、果实都是生长在植物茎上,依靠茎给以支持,因此茎又具支持作用。
6.有些植物的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作用,如甘蔗的茎能贮存蔗糖、半夏的块茎能贮存淀粉、仙人掌的茎能贮存大量水分。
7.有些植物的茎能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具有繁殖能力,如桑、杨、甘薯、马铃薯等,所以常可用来进行无性繁殖。
8.药用的植物茎(或茎皮)有麻黄、桂枝、木通、活血藤、首乌藤、黄精、七叶一枝花、天南星、杜仲、厚朴、黄柏等。
9.药用的植物茎(或茎皮)有麻黄、桂枝、木通、活血藤、首乌藤、黄精、七叶一枝花、天南星、杜仲、厚朴、黄柏等。
10.根据芽的生长位置、发育性质、有无鳞片包被以及活动能力等情况分类如下:按芽的生长位置分、按芽的性质分、按芽鳞的有无分、按芽的活动能力分。
11.按芽的生长位置分:定芽、不定芽。
12.芽在茎上生长有一定的位置,定芽。
13.定芽又分为:顶芽、腋芽、副芽。
14.生于茎枝顶端的芽称顶芽。
15.生于叶腋的芽称腋芽或侧芽。
16.有的植物腋芽生长位置较低,被覆盖在叶柄的基部内,直到叶脱落后才显露出来,称柄下芽,如刺槐、悬铃木、黄檗等。
17.一些植物在顶芽或腋芽旁边又生出一、二个较小的芽称副芽, 如桃、葡萄等。
18.芽的生长无一定位置,不是从叶腋或枝顶发出,而是生在茎的节间、根、叶及其他部位上的芽,称不定芽。
19.按芽的性质分:叶芽、花芽、混合芽。
20.叶芽:发育成枝与叶的芽,又称枝芽。
21.花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22.混合芽:能同时发育成枝叶和花或花序的芽。
23.按芽鳞的有无分:鳞芽、裸芽。
24.鳞芽:芽的外面有鳞片包被,芽萌发生长后,鳞片脱落,如樟、杨、柳等多数木本植物的越冬芽。
25.裸芽:芽的外面无鳞片包被,多见于草本植物,如薄荷、茄等及有的木本植物如桉、枫杨、吴茱萸等。
26.按芽的活动能力分:活动芽、休眠芽(潜伏芽)。
27.活动芽:正常发育的芽,当年形成,当年即可萌发或第二年春萌发的芽。
28.休眠芽(潜伏芽) :长期保持休眠状态而不萌发的芽,但休眠期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萌发,如树木砍伐后,树桩上往往由休眠芽萌发出许多新的枝条。
29.植物茎一般为圆柱形; 但有的植物茎呈四棱柱形,如唇形科植物紫苏、薄荷、益母草的茎;也有的呈三角形,如莎草科植物香附子、荆三棱的茎;还有的呈扁平形,如仙人掌的茎。
30.茎通常是实心的,但也有些植物的茎是空心的,如小茴香、芹菜、南瓜等。
31.薏苡、竹、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茎,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且节间是中空的,而节部却是实心的,故特称秆。
32.茎的顶端有顶芽,叶腋(为叶柄和茎之间的夹角处)有腋芽。
33.茎上着生叶和腋芽的部位称节,节与节之间称节间,节和节间是茎的主要形态特征;节上还生有叶、花、果实,而根无节和节间之分,且根上不生叶,这是根和茎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
34.木本植物的茎枝上还分布有叶痕、托叶痕、芽鳞痕、维管束痕和皮孔等形态特征。
35.托叶痕是托叶脱落后留下的疤痕。
36.芽鳞痕是包被芽的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疤痕。
37.维管束痕是叶痕中的点状小突起。
38.皮孔是茎枝表面突起的小裂隙,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呈浅褐色,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又一通道。
39.一般植物的茎节仅在叶着生的部位稍微膨大,而有些植物的茎节特别明显,成膨大的环,如高粱、牛膝、玉蜀黍等;也有些植物茎节处特别细缩,如藕。各种植物节间的长短也很不一致,长的可达几十厘米,如竹、南瓜等;短的还不到一毫米,叶由茎生出呈莲座状,如蒲公英、车前、紫花地丁等。
40.着生有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
41.有些植物具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