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6章 植物组织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植物组织2(2 / 3)

105.导管 是大多数被子植物的主要输导组织,少数原始被子植物和一些退化了的寄生植物无导管, 如金粟兰科、草珊瑚属,少数进化的裸子植物(麻黄等)和个别蕨类植物(蕨属)有导管。

106.导管是由一系列长管状或筒状的死细胞连接而成,每个管状细胞称为导管分子。

107.导管分子次生壁常有不均匀的木质化增厚,形成不同的纹理,据此,导管分子可分为下列五种类型: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108.环纹导管:管壁上呈一环一环的增厚,形成环纹,其间仍有薄的初生壁,有利于导管生长而伸长。

109.环纹导管直径较小,常出现在植物器官的幼嫩部位,如凤仙花的幼茎中的导管。

110.螺纹导管:管壁上呈一条或数条螺旋带状的增厚。

111.“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螺旋带状的次生壁从螺纹导管上分离的现象。

112.梯纹导管:管壁上呈横,条状增厚,与未增厚的部分相间排列成梯状纹。

113.梯纹导管分化程度较深,而不易进行伸长生长,多存在于植物器官的成熟部位,如葡萄茎等。

114.网纹导管:增厚管壁交织成网状,网孔为未增厚的部分。

115.网纹导管直径较大,多存于植物器官的成熟部位,如大黄的根状茎及根等。

116.孔纹导管:管壁几乎全面增厚,未增厚的部分为具缘纹孔或单纹孔。

117.孔纹导管直径较大,多存在于植物器官的成熟部位,如甘草根、拳参根状茎等。

118.有些导管出现中间类型,如药材大黄根的粉末中常可见到网纹未增厚的部分横向延长,出现了梯纹与网纹的中间类型,这种类型一般称为梯纹-网纹导管。

119.一些混合类型导管,一导管同时存在螺纹与环纹,或螺纹与梯纹两种以上类型,如南瓜茎的纵切片中可看到典型的环纹与螺纹存在于同一导管上。

120.管胞是绝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输水组织,同时具有支持作用。在被子植物的叶柄 和叶脉中也发现有管胞,但含量较少,不起主要作用。

121.管胞与导管分子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每个管胞是一个细胞,呈长管状,两端斜尖,两端壁上均不形成穿孔,细胞口径小,由于细胞壁次生增厚并木质化,使细胞内含物消失而成为死细胞,相邻管胞彼此间不能靠端部连接进行输导,而是通过相邻的管胞侧壁上纹孔运输水分,所以其运输功能比导管低,为一类原始的输导组织。

122.管胞的次生壁增厚似导管也有环纹、螺纹、梯纹和孔纹等类型,所以导管和管胞在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中要认真判断,常采用解离方法将细胞分开,再观察管胞分子形态。

123.筛管、伴胞和筛胞是存在于维管组织韧皮部中的输导组织。

124.筛管 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是运输有机养料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的管状构造,筛管是由一些生活的管状薄壁细胞纵向接连而成的,筛管的每一个管状细胞称为筛管分子,这一点和导管相似,但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125.组成筛管分子的细胞是生活细胞,当细胞成熟以后细胞核消失,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不像导管那样增厚,筛管分子间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筛孔,具筛孔的横壁称筛板,筛板和筛管壁上筛孔集中分布的区域称筛域。

126.在被子植物筛管分子的旁边,常有一个或多个细长的小型薄壁细胞相伴,故称伴胞。

127.伴胞是生活细胞,其细胞质浓稠,细胞核较大,含有多种酶,生理上很活跃,呼吸作用旺盛。

128.伴胞和筛管细胞是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成的,其分裂产生一个大型细胞和一个小型细胞,大型细胞发育成为筛管细胞,小型细胞发育成为伴胞。

129.筛胞 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运输有机养料的输导分子。

130.筛胞是单个的狭长细胞,直径较小,两端壁倾斜, 没有特化成筛板,但侧壁上仍有筛域。

131.植物体内有些细胞具有分泌作用,能分泌某些特殊物质,如蜜汁、粘液、乳汁、树脂、挥发油等,由这些细胞所构成的组织即为分泌组织。

132.分泌组织的作用,有的能够防止植物组织腐烂,促进创伤愈合,免受动物侵害,排出或贮积体内废物等;有的还能引诱昆虫传粉。有很多分泌物能作药用,如乳香、没药、松香、松节油、樟脑、蜜汁等。

133.根据分泌组织细胞的分泌物是积累在植物体内部还是排出植物体,而将分泌组织分为外部分泌组织和内部分泌组织两种类型。

134.外部分泌组织分布在植物体的体表部分的分泌组织,其分泌物排出体外。如腺毛、蜜腺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