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公司要是没有江成宁,分分钟倒塌。另外一个人也顶了锐意公司的半边天。要是少了他,锐意公司别说发展了,生存都是问题。这个人就是景严。锐意公司每年都要出大量的新品。前些年,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出自于景严一人之手。管德高这位博士来公司才两三年,设立了海外产品研发部,新来了一些工程师;大家都知道海外产品研发部的成果与投入一直没有成正比。尽管景严不再是公司的唯一,但其在公司的地位依然无人撼动。
原先,国内产品研发部与海外产品研发部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各干各的,没什么交集。组织架构调整之后,景严的职务提高了,权限加大了。实际情况不是那么一回事。海外产品的研发,景严几乎插不进去,那一帮人还是听管德高的。出了问题,景严还得背锅。管德高天天跟景严要成果。
景严是典型的理工男,研发能力很强,交际能力欠缺。一直憋在心里,压力很大。终于憋不住了,向江成宁提出了辞职。
尽管景严不再是公司的唯一,没有他,短时间内不会有问题,但后续的研发能否跟上来?多半是要出问题的。无论如何江成宁不能让他走。两个人一直聊到深夜。
在老厂时,国内产品研发部在三楼,海外产品研发部在二楼,研发人员的办公室及实验室完全是分开的。搬迁之后,研发人员的办公室及实验室全部融合到一起了。尽管合流了,然而泾渭分明,两个部门的人员之间依然有着一条无形的线,大家都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别扭。
两个人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聊到深夜,景严被成功劝留。留下的条件是国内产品研发部搬到二厂。这可是一个大动作,对外的说辞是研发与生产靠在一起,有利于提升效率。
在老厂时,江成宁多次说过要将国内产品研发部与海外产品研发部整合到一起,让公司宝贵的有限的研发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碍于当时的现状无法落实。公司搬迁规划时,江成宁首先想着的就是研发部门的布局。在江成宁的构思中,研发部门就是一个融合在一起的整体布局。结果是解决了物的融合,却无法解决人的融合。
二厂在锐意公司的定位,只是一个大号的车间,各个方面都是凑合着的。二厂有一大一小两间办公室。小办公室是行管人员使用的,大办室是给生产部门备用的。因为国内产品研发人员的到来,备用的大办公室改造成实验室,小办公室腾给研发人员,原有的办公人员搬到会议室。
建造这个实验室只是满足了新品研发的基本需求,测试还得去一厂。就这样,也得花费小十万。花钱是一方面,其实这违背了江成宁的初衷。近几年,江成宁越来越独断专行,但在关键时候,还是拧得清孰轻孰重的。
尽管没有任何的说法,但事实上研发中心又回到了从前。在这之前,先是采购部交给贾淮琴分管,不久后甘雨胜由独立的总监办公室搬入了生产部办公室的一工位上,再后来甘雨胜不分管生产了又去做采购工作。至此,除了管理中心,一切回到了从前,但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一天,郁风去一厂办事,顺便找江成宁签报销单。江成宁皱着眉头在一张张报销单上签了字,然后丢给了郁风。
江成宁问郁风:“你在二厂做什么事情啊?”
“主事是行政人事工作。”
“除了那一点行政人事工作,还做了其它什么工作啊?”
郁风想了一下,说道:“我们是计时制,干多干少工资一样多,车间里有磨洋工现象,效率比较低。我在想每一道工序给他们制定一个合适的工时,干得多的给予奖励,低于工时的扣罚,一周内,或者多长时间内一直达不到标准工时的就淘汰。”
江成宁冷笑了两声,说道:“光想有什么用呢?你做了什么呢?”
从见到江成宁的那一刻起,江成宁就一直沉着一张脸,氛围有些凝重,郁风的心里有点憷。
一时之间,郁风不知说什么,也不想多说。其实,他已经安排了一名组长在暗中测算工时,已经有了两天的数据。
见郁风不说话,江成宁又说道:“那你想做什么呢?”
“还是做行政人事工作。”
江成宁一脸无奈地说道:“二厂的行政人事用不了一个人,反正已经那么多人了,公司也不在乎多你一个人了!”
这句话说得郁风无地自容,他什么也不想说了。从这一刻起,不再有任何的念想,决意要离开锐意公司了,但不想这个时候就说离开,感觉会让江成宁下不了台,他也不想在公司困难的这个节点离开,觉得对不住江成宁(他知道也许是自己自作多情),他在等待一个自已认为合适的时机。
郁风一直在关注着投资公司的两千万何时进来。
这个事情,贾淮琴是最为知情的。可是,这两人之间本就面和心不和,郁风不好过多的直接问她,怕问多了引起误解,只是偶尔地费尽心思地旁敲侧击地问一下。当然了,什么也没有问出来。
范尚智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