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最终选择进攻苟晞所在的徐州,而不是选择进攻襄阳,说实话,在刘泰的内部多少也是有几分多样声音,尤其在豫州的赵安与王桑,因为豫州士卒已经被戴渊调走跟王敦打,结果被王敦给打灭了,这就让豫州空了出来,赵安没费什么力气就攻城略地了。
与此同时,王敦的主力依旧还在石头城控制晋廷的局势,若从豫州出发,拿下南阳郡后顺势进攻襄阳城,是有比较大的概率拿下襄阳。
到时候掌控了长江的中游,不论是想要拿下晋廷,亦或者退回北方,都会变得容易很多。
但刘泰思索后,还是把目标对准苟晞,而不是襄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苟晞手上剩下了最后一支流亡南方的北地流民,这群人自己必须要解决掉。
这股力量不解决掉,那苟晞就会成为自己这棋盘上最不安稳的因素。
相对其他的人来人来说,更加重视地利所带来的直接好处,但刘泰跟这时代的人不同,刘泰的目光首先着眼阶级,是政治力量,然后才是所谓地利。
刘泰这次如果把自己的什么资本都给压上,那说不定还真能一次就把晋廷给灭了,就好像金灭了北宋一样。
但问题是刘泰没必须要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了,表面上看刘泰完成了对华夏内部的统一,但实际上自己的统一成果必定会被世家所窃取。
没办法,刘泰手上没那么多管理人员,不可能一下子掌握那么多的地方。
那为了避免地方权力的真空,就必然需要让渡自己的权利给世家,然后世家继续醉生梦死,等到刘泰死了换一个皇帝上位,那继续架空皇帝,自己过着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生活。
所以,刘泰对晋廷的进攻决定自己不可能一次性把晋廷打死。
或者说,刘泰希望那些腐朽的世家,那些尝到过权倾朝野职位的权势世家,伴随着晋廷全部给自己一次性死干净。
哪怕还有些世家跟着自己完成了新生,但至少也是熟悉自己规则的新世家。
在明白这政治目标后,刘泰就必须要清楚,自己这次的战略到底是什么,是跟现在的晋廷划江而治,是要拿下晋廷的关键位置让卡住晋廷的发展,亦或者打断晋廷的脊梁!
而刘泰这就清晰起来了,自己这一次南征目的,在把司州,兖州与豫州三州拿到手上时,就已经完成了保底。
接下来要做得就是顺势打断晋廷的脊梁,让晋廷再也腾升不起北伐心思。
而想要打断晋廷的脊梁,那就必须要知道晋廷的脊梁在哪里,是被万人唾弃的司马氏?是如今猖獗一时的琅琊王氏,亦或者晋廷硕果仅存的名将苟晞?都不是!
对刘泰而言,这些人都不是晋廷的脊梁,晋廷真正的脊梁,或者说晋廷有北伐需求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北方流民百姓而形成的政治团体。
他们跟北方那些流亡士族不同,北方的流亡士族,那是牢牢占据着晋廷的朝廷中枢,在激烈的争权夺利,谁有心思收服故地。
只有北方流民为组织形成的一个个组织,他们在底层接收着北方士族,南方强豪,以及司马氏的多重盘剥,他们不求过得荣华富贵,但至少当初在北方的日子,他们多少活的体面。
所以北方流民组织是晋廷中最具有反抗精神,也最具有北伐欲望的团体。
正因如此,刘泰明白自己必须要把这个团体给彻底瓦解掉,而现在最后的北方流民大概就是被苟晞给吸纳掉了,解决掉这支团体后,不是说南方就没有什么北方流民了。
而是北方流民或是被当地强豪吸纳,或是成为了南方的奴仆,他们没有站在官面上的头面人物能真正代表他们站在这历史舞台上。
就好像是任何一股政治力量,如果没有一个代表人物站在台面上把这股力量凝结在一起,那这股政治力量就是属于可被忽视的。
所以刘泰把目光对准了苟晞,只要把这最后一股北地流民的政治团体铲除掉,那晋廷以后就算是再想要北伐,那也只是晋廷头部的政客因为一己之私发动的行动。
这种没有底层支持,没底层回应的北伐,基本上所能调度的社会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就好像历史上的金国灭了北宋之后,哪怕岳飞被杀,南宋也未必没有继续北伐的可能。
但真正断了南宋北伐根基的,就是南宋签下了北人归北,南人归南的政策。
在这政策下,南宋政府从人心到正统性,真的能输的东西都输了干净。
最重要得是让一批原本最有可能帮助北伐的流民,硬生生的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使得南宋覆灭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是如此。
随着李矩,祖约与桓宣等人投降,那些想要回归家乡的百姓,被刘泰顺利的安抚回家,可以说,原本属于晋廷政治体系之中最具有反抗欲望与最希望北伐的群体正在被刘泰所瓦解。
而现在刘泰把目光放到苟晞身上,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