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才会选择挥兵南下,就时间上来说,是绝对是足够的。
对刘泰麾下军方的行动,褚翜等行政人员自然也看在眼里,毕竟军队的调度,也是需要他们的配合以确保粮草的供应,而知晓原由后,倒也处理起事务来。
尤其是知道刘泰的计划后,众人干起活来也更加的有目的。
两年时间继续各种的军用物资,为下一次的征伐做好应该有的存储。
对于此,没有任何人反对,刘泰麾下的每一个文臣,全部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刘泰身为汉王,本来就应该这般为了统一天下而谋划。
只是在他们看来,祖逖一手打造出出来的中原着实有些坚固。
祖逖只是没了豫州刺史的身份,但祖逖自身的影响力并没有消失,一手打造出来的北府兵也一样在祖逖的手中,只要自己进攻中原,祖逖肯定会被重新启用。
所以,文臣们觉得对比难打中原,还不如先把关东的赵国,或者苟晞的徐州先拿下来。
赵国本来就是匈奴汉国的一部分,刘曜被俘虏之后,匈奴汉国的精气神就没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需要一支偏师,说不定就能拿下赵国。
至于徐州则是苏峻的舰队能从海上登陆,对徐州腹地进行打击,再加上苟晞对上刘泰已经输了两次,将士们对着苟晞心理压力已经彻底的形成。
这样的情况下,若先打下苟晞,再合围中原,至少战略上来说能更加容易。
刘泰思索后还是选择了拒绝,因为在刘泰看来,苟晞与匈奴汉国都是可以通过招降,让其臣服的,但祖逖不可以。
如果自己打掉两个容易的势力,让晋廷感觉到威胁,好不容易才退下来的祖逖重新启用怎么办?!
所以刘泰坚持趁祖逖不当豫州刺史,不统帅黄河以南的局势时,一口气打光祖逖的资本。
不论他以后还会不会被启用,至少他一手搭建的体系已经被前人全部祸害完了。
到时候,祖逖就算是晋廷的诸葛亮,自己也不怕他掀起波澜,因为自己的体量,已经能够碾压晋廷的一切阴谋诡计了。
所以要打就要打最难的,再以绝对的威势逼降苟晞,进军关中。
一众文臣们见到了刘泰坚持,他们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只能支持刘泰呗!
有的时候,实际上战略的对错是完全按照自己的实力而定的。
如果实力够强,能实现战略,那这战略制定的再垃圾,那也是一个好战略。
而有时候,自己制定的战略就算再精妙,结果因为对方实力强大而做不到,那这战略也没有意义。
当然,最惨的是那种,自己的战略制定精妙,自己也做到了,但新版本战略还没更新,结果情形的变化已让自己原本的盟友背刺自己的重臣,那是真没办法。
所以,刘泰既然坚持这个计划,一众文臣也就没任何反对。
因为刘泰一直以来都是胜利的。
在这不败金身下,虽然刘泰选择对方最强一点进行突破,让凡做文臣的多少会感觉到几分不安。
但想想刘泰一直以来的屡战屡胜所创造出来的奇迹,他们也本能认为自己在军事上的敏感不如刘泰,到底选择了刘泰这个谋划。
说实话,刘泰这谋划策略并不高,但刘泰强就强在因为没输过,再加上自己一意孤行的指定这策略,这就让刘泰手下也开始以刘泰提出的这个军事策略为核心,尽可能的查漏补缺。
而在整体框架没变化的情况下,刘泰也非常乐意接受。
事实上作为上层领导只要确定了一个战略,怀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去执行,那往往手下会亲自替你去撞南墙。
但要是你犹犹豫豫的下不定决心,好谋无断的让属下没有一个方向,那原本是上下一心的整体,怕也会迟早牵扯得四分五裂。
而且刘泰提出来的策略,也不能算是差,大概七层左右的胜算。
毕竟这时代的人,还没经历过蒙古军队的洗礼,他们不理解,能完全不带粮草,靠肉干与马匹进行大规模的转移与进攻的骑兵会有何等的战略地位。
便携式肉干,马具三件套,再加上意志力强得可怕的战士三者合一的骑兵会是多么恐怖的战略性兵种。
所以正常情况下,豫州根本就不会防备刘泰的军队。
毕竟连荥阳与兖州都没打,直接就打豫州,这实在不符合这时代的兵家常识,毕竟这一支军队不需要补给的吗?!
而在军事兵法中,凡能打破常识的东西,往往都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
别得不说,就算诸葛亮也没想到司马懿敢穿上女装在军营里面走一圈,问问将士们自己的衣服好不好看,谁敢说,司马懿的脸皮与忍耐不是超越了正常人的常识。
而对刘泰麾下的文臣们来说,仅只七层左右的战略又怎么可能保险。
羊曼出列,表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