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弥带着军队进入邺城,麾下将士更派遣出去与之作战,整个邺城四周郡县自然算不得太平。 对比起石勒向北进攻邯郸顺风顺水,王弥这边不论是向东边进攻遇到王斌,向南进攻遇到了乞活军的赦亭,总而言之,王弥率领的军团倒没占到什么便宜。 与之相比,刘泰安安稳稳的在邺城中招募士卒,从头训练,只不过对比起先加入的那一批,后来加入的那一批士卒可没有获得什么土地了。 即使如此,当地宗族世家也愿意派遣一部分的士卒进来。 他们未必是多么看中刘泰,而是因为对比起刘泰带领军队时讲道理的,王弥麾下其他起义军就太不讲道理了。 如果你的家主有人挂名在刘泰名下,那看在刘泰攻下邺城,这些起义军倒也不会来骚扰。 但要是,你没士卒挂在刘泰的名下,那起义军就会马上把兵痞两个字贴在了脸上。 像什么吃拿卡要这都是正常操作,骚得骚一点直接把这人家给抢了也不是没有。 对这一类的事,只要不惹到自家士卒的家属身上,那刘泰便管不了。 有时候,就算你拳头硬,功劳大,但也不能讲规矩,毕竟老大都不反对,你反对个什么! 而王弥这个人,对自己人好那是真的好,不就是抢了当地的百姓嘛,就当保护费了不知道嘛! 尤其自己的本部没去其他地方作战,所以有几分骚动,王弥也是能理解的。 别让整个城市乱起来,抢了也就抢了,毕竟下面战士跟着自己打仗,不给点好处怎么行! 正如此,邺城的宗族世家果断开始组织起抵抗力量,像曹昌田禋等掌握一定武装力量的当地势力也开始出现合流。 更重要得是,原本就算用男丁换田地都有些爱答不理的当地宗族,这时候给刘泰塞士卒可积极多了,有的甚至直接塞读书人。 对此刘泰倒也来者不拒,自己麾下士卒很快便是填满了一千七百人左右,另外还组织起了三百人左右的包括工匠、医匠、丹师……以及教授《汉书》的学者! 对前面那些杂七杂八的能力,虽然进入到晋末,因乱世来临地位有了一点点提升,但因魏晋清谈的风气已在士族中充盈,他们连具体政令都未必看得上眼,就更不要说这些工匠医匠之类的技术工种了。 与之相比倒是《汉书》的学者,或者说完整教授过《汉书》的学者,那真是不好找。 不过,周围环境逼迫,尤其当他们发现刘泰的军营对治《汉书》的先生来者不拒,而自己周围的环境又算不得安全的情况下,当地真的宗族世家,还真弄出了一批速成版的治《汉书》学者。 这批人大概就是各宗族旁支,有《汉书》的家族,逼着自己的旁支抄录了一份《汉书》,更让旁支弟子加紧背诵,差不多高帝纪这一段会背,就送过来了。 对绝大多数送过来的《汉书》学者,都不是太师彧那种真在史学上钻研了十几年的学者,这点刘泰也是心知肚明。 毕竟这是什么时代,汉书这种东西对各种世家来说几乎都有,但也不是什么旁支都能学习到的知识。 尤其晋朝一开始就得国不正,对汉代书记多有忌讳,就算没禁掉,但也不可能让你公开来学习这些东西。 但现在突然冒出了这么多都会背诵《汉书》的年轻士子,若说这里面没问题,那也太把刘泰当白痴了。 但刘泰不在乎,因为自己让战士们学习《汉书》是为了让战士们识字吗!? 不是的,自己的目的是要让战士有民族主义思想,让战士们为自己身为汉族感觉到荣耀。 随着思想的觉悟,那就会带来行动上的主动,从而对整个军队的组织进行强化。 尤其等将来自己真跟匈奴汉国分道扬镳,自己捡起汉这信仰时,就能让麾下将士快速进入状态,直接觉醒“一汉当五胡”的被动技能,从而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底蕴与战斗力。 毕竟刘泰现在顶多就是知道八王之乱,衣冠南渡和五胡乱华这些大概的事件。 但刘泰不知道这些事情发生的具体的地点人物,以及最为关键的时间节点。 在这之前,刘泰必须要为了那时候的到来,尽可能做好万全准备。 要是自己投靠了晋廷,今天敢大规模的教授《汉书》,明天怕就是会被赐予鸩酒。 所以还好投靠了刘渊,刘渊建立的国家就是汉,将来匈奴跟汉族矛盾激化那是以后的事。 至少现在,自己大大方方的用《汉书》武装将士精神,谁都说不得什么。 同时,由于战士们数量规模的扩大,但教师数量又有限,刘泰不得不下降将士们的需求。 像那些屯长(百夫长)倒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