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第603章 第六百零七张 神话(大工伊 伊兰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3章 第六百零七张 神话(大工伊 伊兰 下)(1 / 3)

“哈哈哈~好!我大秦有此人材,何愁不能江山永固!”

翻阅完帛布,沉思一会,秦始皇目光如炬,注视着阶下的小兰,哈哈大笑,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显得格外欢快:

“凡工匠者,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当年李冰修筑湔堋大堰,灌溉千顷田地,让水旱由人,蜀中大丰,可谓大巧。而今姑娘所作,可节省人力无数,亦不遑多让!”

小兰的图纸发明,无异于凭空让大秦的农田间多出几百万的劳力。这些发明,无疑是秦朝农业发展的一次重要突破。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朝一直秉持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此次小兰的发明,无疑是对这一政策的有力支撑。

在商鞅变法之后,秦朝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然而,自从嬴政大兴土木以来,农间的劳动力严重不足,这是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小兰的这些发明,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灌溉、开垦工具的改进以及农家沤肥的方法,这些发明,足以让秦朝的农业产生巨大的飞跃。这不仅意味着农业产量的大幅提升,更意味着秦朝的国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增强。

这些发明还将对秦朝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为秦朝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项些发明还将对秦朝的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将使大量的劳动力从田间解放出来,这将为秦朝的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这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投身于其他产业,推动秦朝的社会结构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启禀陛下!蒙恬将军已经在御马监候驾了!”

“蒙恬到了?好!起驾御马监。赵高,你跟小兰姑娘也一起回过来,我看看这马匹三件套效果怎么样!”

就在嬴政思考该封赏什么给小兰时,德兴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诺!”

……………

秦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马鞍了。不过这时的马鞍造型较为简单,呈长方形,表面由柔软的皮革制成,中间填充羊毛以增加鞍垫的厚度,周边则用细密的皮线缝合,形状酷似两片舒适的枕头。为了使马鞍更加稳固地固定在马背上,人们还巧妙地设计了三条带子,分别绑在马的腹部、胸部和臀部。

相传这是北方戎狄民族在长期骑马实践中发明出来的。他们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骑马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马背上垫上一些东西,发现这样可以减轻疲劳,提高骑行舒适度。后来,这个实用的发明传到了赵国,赵武灵王借鉴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也就是学习和借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技巧,这一改革极大地提升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随着赵武灵王的改革,马鞍也逐渐传入秦国。秦国的军队对马鞍的运用更是达到了极致。在秦国的军法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车骑之将,军马不具、鞍勒不备者,诛。”由此可见,秦国对马鞍的重视程度。有了马鞍,骑兵们可以更加舒适地长时间骑行,战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秦、赵、燕等国的军队中,成规模的骑兵开始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鞍的发明和普及。

但在后世看来,此物与其说是马鞍,不如说是可供骑乘的鞍垫,或者叫“低鞍”。低鞍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轻便倒是轻便,但还是不够先进。

看着蒙恬牵着的骝驹,嬴政一下发现了其中的区别。只见马背上加了一个木头所制物件,外包皮革,前后均高高凸起,中间低。压在马鞯上,通过胸带、肚带、鞧带三条带子,牢牢固定在马背上,物件两侧,还各用皮带垂着两个平底的铁制环形。而且看着竟比平时更灵活了几分,低头看下去,只见骝驹的马蹄各嵌入一个椭圆形铁块,这应该就是赵高说的马蹄铁了。

想了想,嬴政朝易华伟开口道:“这就是马匹三件套?赵高,你去试试!”

“诺!”

易华伟应了一声,走向蒙恬,笑道:“将军!你可以松手了。”

蒙恬虽然不舍,却也只能将马绳递给易华伟,心里暗戳戳地祈愿,骝驹平时不喜生人靠近,一会让赵高好好出个丑。

可事实却让蒙恬有些傻眼,平时生人勿近的骝驹居然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不动。只见赵高扶着马儿,踩着铁环,轻松跨上马背,稳稳坐在那物件上。

易华伟骑在马背上,轻轻抚摸着马背,朝嬴政拱手道:“陛下,眼下看不出多大区别,可否让臣驰骋一番,可以更好发现这几件物什的好处。”

“准!”

嬴政点了点头,坐回马车中。

蒙恬看着易华伟纵马驰骋起来,速度越来越快,而人却在马背上稳如泰山,尤其是那些险阻的地方,即便弓马娴熟的自己都得双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